间非常充裕,如果有自信的话,可以提前交卷。
可以说,这次县学摸底,是把童试最核心的部分拿出来。
也就是写文章这部分,单独拎出来。
县学精心设计的摸底考试。
没想到被州学盯上,如果成绩足够优秀,直接被州学带走都有可能。
明知道皇上现在那么重视科举,还这么做,实在让人头疼啊。
宜孟县县令跟教谕,现在只能指望纪霆能考个好成绩,否则谁也没办法。
纪霆现在已经坐稳了。
等着巳时初,也就是上午九点开始,一直考到午时初,也就是中午十一点。
所有考生落座之后,整个县学三个考场,皆是鸦雀无声。
都知道这次考试的重要性。
就算消息不灵通的,也知道谁考得好,下面童试就会被重视,还能看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怎么能不紧张。
巳时初钟声响。
各个考场的夫子,开始发试卷。
试卷非常简单,一共三页纸,六张草稿。
每张纸上,写着考试的题目,草稿目的自不用讲。
纪霆摊开试卷。
只见第一道题,写着,书同文,行同伦。
好家伙,上来就给考生一个下马威。
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书写的文字要一样,民众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要一样。
而这一章大概意思是阐述圣王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来制定礼乐跟法度。
大致为两条,一个是制作礼乐的人,必须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圣人之德。
第二条则是,礼乐必须遵守时代的发展。
应该遵循今日之礼,颇有些顺应时代发展的意思。
因是小题,前后文长暂不用管。
只要诠释好这六个字即可。
而且必须符合标准的释义。
如今最标准的,肯定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里讲,这句话的意思为,言天下一统也。
总之根据这句话来写,肯定是没问题的。
纪霆沉下心,毛笔蘸墨,静心去写。
“天下之宗周,于文与礼见之也。”
纪霆是静下心了,同一个考场的唐四跟郑勋却静不了。
他们出来开始之前,家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
好好考。
考上了,就能去州学读书了!
那可是州学。
要不是皇上格外重视州学,他们这些没有功名的人,是万万不能去的。
多数书院官学,最低要求就是秀才。
今年是个例外,故而如此特殊。
私塾大比他们错过了,这次可不能再错。
想到自己所学所想,一定可以的。
这么想着,两个人还是颤抖着手,准备做题。
只是开篇中庸的题目,就让他们冷汗直冒。
怎么会这么难!
纪霆怎么已经动笔了!
考场内,众人各有想法。
纪家三兄弟还好,反正都这样了,写就写吧。
另一个考场的冯长庆,瑞表哥,栋表弟,也在写题。
还有没跟郑勋一起的另一个郑家旁支,同样奋笔疾书。
他跟博学馆同来的,四处张望,也没看到纪霆的,明显有些不高兴。
反正考生们都在写,至于会不会,就是另一回事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