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能被称为教育世家,自然不是家里有几个老师就算的。

而是从祖上开始,就是专门教学的。

听说他们的族谱,甚至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鲁国。

鲁国为周下正统诸侯国,其礼仪学的极为规范,能在这里教别人读书,可见其本事。

不说之前的,只讲今朝,他们文家的夫子也遍布全国。

若不是他们家中祖训,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争斗,更不能站队,放在朝中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而他们文家学问最高的人,如今正在国子监当祭酒,约等于全国厉害学校的正校长。

只看这份履历,就知道文家的厉害。

关键是。

这只是文家的厉害。

文家子弟众多,那眼前这位夫子如何啊?

只听文夫子开始自我介绍:“吾姓文,名为文天磊,字山鸣,今年四十五。”

“十八岁考中秀才,二十五岁考中举人,之后又考了两次会试,两次不中,便回东昌府教书。”

“自二十九开始,一直到今年,读书四十载,教书十一年。”

曾经教出五位举人,三名进士。

至今跟他们关系都很好。

但文夫子转而又道:“虽说他们喊我一声夫子,但能考上举人进士,却是他们自己的本事。”

“他们当中,有人勤勉,有人聪明。”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标。”

“而且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位学生,我认为同样重要。”

“一个是汝南诗会会长刘正文,他一首夏日诗,用词精妙,堪称夏日佳作,名震一时。”

说着,文夫子念了一遍,在夏日诗句里,确实清新不同,怪不得会被那么多喜欢。

十五岁的沁表姐眼前一亮,她显然是听说过的。

“还有安田州的王书生的边塞诗,也很是不错,他在我那读了三四年,实在考不上举人,这才去边关游历。”

“没想到有感而发,写了三首边塞诗,又做了一本边塞游记,同样是吾之爱徒。”

边塞游记?

纪霆不太清楚,可他明显听到小五纪阳猛的动作,下意识道:“文夫子,是那本《安田游记》吗。”

只见文夫子点头,小五更高兴了。

那是他最喜欢的游记!

特别好看!

特别有意思!

看的他都想去边塞玩了!

哇,文夫子的学生这样厉害吗?!

太牛了!

接下来几个例子里。

有的学生画画,有的学生隐居,还有的直接去当了账房,做了官员幕僚。

还有的,还在勤勤恳恳求学。

全都说下来,自然能听出文夫子对学生们的全然爱护。

以及,对读书的看法。

举人进士是很好。

可读书,不光是为了这些。

文夫子并非反对追求功名。

而是想同学生们讲,读书之妙,不仅在于功名,同样在于感受生活,记录生活。

这一番话说完,纪家家学的学生们,就无高下之分。

无论他们的学问如何,天赋如何,以后能不能科举,科举的前途又会如何。

似乎都不太大重要了。

在这里学习,就是找到读书的本意。

纪霆终于知道,这种熟悉感是哪里来的了!

经验老到的特级教师,不就是这样吗!

这一番话,看似在说自己以前的教学情况。

实际上告诉大家,无论以前成绩与否,都要找到信心。

而他说的那几个例子,只怕也不是随意说的,而是很有针对性。

不然大家反应怎么会那样大。

文夫子说完,那边已经有文一倒好茶水,文二则把昨日收上来的课业发下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