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玺因为价格的缘故,业主都是以家庭为主。仅有的几个单身人士也是明星,那女子有点意外的年轻,没想到也住在这里。但随着上了车,也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

姜丽丽站在落地窗前,手上拿着盘藜麦沙拉,一边用叉子将里面的羽衣甘蓝一片片叉起来,一边给房东打感谢电话。

“卢姐,谢谢你,我用你的身份去了会所的瑜伽俱乐部。别客气,转账是应该的,毕竟在外面的瑜伽会所办张卡也不便宜呢。”

她打完电话,在板子上减去一个不小的数字。

花钱的速度似乎比她想象得要快,不过没关系,明天她要去应聘新工作了。

-

陈曜最近在忙一件收购的事。

对方是新兴的科技公司,称得上独角兽公司,其实国内几家地产巨头,都在做这个模型,想要把自家的户型跟家居设计彻底数字化,这样不仅目前的楼盘设计问题得以解决,以后的新房更是一劳永逸。以这模型的能量,如果能成功开发出来,甚至可能成为Windows般的存在,促使其他两家向自己付费买模型做源代码。

但巨头公司都逃不过这一条软肋,无论砸下多少钱,挖来多少人,新项目总是开发不成功,永远是一个或者几个王牌项目养着无数个“新项目”,声势浩大,一事无成。最后看着别人家十来个人的新创业公司开发成功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还得堆着笑脸上门去收购,拿钱当废纸来砸。因为自己不砸,同为巨头公司的巨头一定砸,大家都是开发新项目的废物,但恶心对家却都是一等好手。

唯一值得想开的点,是开发这个项目的公司不是什么初创公司,创始人林景和,早两年陈曜就听说过他名字,最开始是做一个跟快递有关的APP起家的,那时候才真是几个学计算机的大学生在寝室创出了大公司上百人的项目组都没搞出来的东西。但那一笔他们似乎卖得太便宜,后面团队也因为各种原因散伙了,各走各路,林景和是五个人里唯一一个出头的,拿着当年的钱开了个几十人的公司,一面接单,一面闷头开发新项目,如今真被他开发成功了,也算是卧薪尝胆了。

这种级别的收购,陈曜其实是不用去的,毕竟他如今是总裁接班人,不是真正的总经理。但他有意结交下科技新贵,顺便看看人家的公司如何运转的,所以也就去露了一面。收购案不是十天半个月能谈成的,第一次见面与其说是谈生意,不如说是交际场合。

对方公司显然都没想到陈曜会本人来,这个公司的写字楼很一般,鱼龙混杂,门禁形同虚设,上午又是电梯高峰期,陈曜几时和人一起等过电梯?接待的人是林景和下面的一把手,带着陈曜一起等电梯十分钟,额角冒汗,电梯出来,直接和陈曜助理一起伸手挡门,宛如门神,倒把电梯里还没出来的人吓一大跳。

陈曜也有点想笑,他回国一年,还不习惯这种过分的殷勤。他从小习惯了,好的服务人员得是隐形的,这样急切总觉得不够体面。

办公环境也很差,一大间敞着的办公室,数十个工位,茶水间小得可怜,零食间几乎没有,更别说像云盛的创意部门有健身房和户外露台了。偏偏是这样的环境,做出了云盛整个创意部门都做不出来的东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