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根据不同的时期调整了她的人设,小学自然是家境和经历,她是家里爸爸开公司的女儿,妈妈甚至是模特出身——林晓莉女士引以为傲的一次在工厂当过产品册模特的经历,在姜丽丽这里一度被夸大到去国外走秀。到了中学,人人情窦初开,开始关注起班里哪个女孩子暗恋哪个男孩子的时候,她开始有了上一个学校的“好朋友”,会在空间里评论她的说说,头像是初中女孩最喜欢的帅哥模样。她还有许多“以前的朋友”,会在她生日的时候从远方寄来礼物,会排队在她的空间里祝贺,会有一个响不停的群聊,女孩子羡慕的东西,他们都有,并且早已经送给过姜丽丽。
说得多了,连她自己也有些恍惚,仿佛那幻梦中的生活是真的存在,仿佛她真是那个拥有一切的姜丽丽,而不是跟着父母颠沛流离的平庸小女孩。但转念想想,那个姜丽丽拥有的一切羡慕和地位,她也等于拥有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事情在高中时迎来了一些变化。
姜丽丽上高一的那年,姜茂林终于决定带着全家人回到老家定居起来,当然对外声称是为了姜丽丽上学,其实是因为姜茂林又一次创业失败,家中到了几乎赤贫的阶段,所以只能回老家养好伤再出发。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f?u?????n?2????????????ō???则?为?屾?寨?佔?点
林晓莉女士其实是很好的贤内助,她总让姜丽丽想起某种温顺而爱囤积食物的草食动物,她和姜茂林就是被掠食者和掠食者的关系。这么多年来,林晓莉总是在姜茂林创业的途中偷偷积攒下来一点钱,很多时候,这点钱多半沦为了姜茂林下次创业的“原因”,就像松鼠囤积的橡子被人一夜掏空一样。当然林晓莉女士并不会灰心,最多也就痛哭一场,找她那些刚刚熟络起来的朋友倾诉一阵,得到许多“该离婚”的建议,然后回到家中,默默开始新一轮的囤积。
但这次不一样,也许是因为事关姜丽丽读书,林晓莉女士第一次硬气起来,做主在镇上买了个房子,又将姜丽丽送去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当然,这跟姜丽丽自己的成绩也脱不了干系。初中成绩虽然不能全国共通,但她那些奥数拿奖记录可是实打实的。
也大概是这个时刻,姜丽丽决心要拯救自己的妈妈。她的负罪感越压越重,因为林晓莉也渐渐学会了家长的三件套: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都是为了你们姐弟我才不离婚的,你要争气,等你上了好大学妈妈就能放心离婚了。
很多年后,坐在心理医生对面的姜丽丽,才意识到这纠缠她的伪装恶习从何而来。她像是一棵幼树,承载太多期望,这直接改变了她原本的生长方向,让她长出许多不同寻常的枝丫,来应对林晓莉加诸在她身上的诸多期望。事实上,林晓莉可能自己都没有真期望姜丽丽救她,只是习惯性地勒索情绪价值。但姜丽丽当了真。
女孩子总是比较爱妈妈。
看过童话书的都知道,故事的转折总是从男角色出场开始。
姜丽丽是高二遇见那个叫张朗的男生的,那时候文理分科还是高二才分,姜丽丽选择了文科,这在林晓莉女士已经是不可接受了——显然理科才更符合她的规划,可选择的学校也更多。
但姜丽丽在第一次分科后的摸底考试里考出了重点班。当然说法是如今不设重点班了,但高二(九)班,听起来也无论如何不是重点班的样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新班级的气氛,也与姜丽丽高一的班级完全不同。因为学校的特长生都在文科班的缘故,这个班上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特长生,有美术,音乐,也有体育,特长生的家境较普通生更好点,心思也活络,家里管得也不那么严,相对来说,其中“好学生”的气氛就少一点。早恋都是寻常事,女生化妆卷头发,男生则是偷偷吸烟逃课打游戏。但因为家境好,都是苹果手机,各色品牌如数家珍,生日聚会也会请所有同学一起去唱歌野餐露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