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认为只有传统的地毯式走访和生物学证据才能锁定真凶。因此他交代覃淮生,宋专家要什么配合即可,但不用被他影响侦办思路。

想到这覃淮生也不再多做反驳,只是客气道:“好吧,如果您还有其他可以进一步锁定嫌疑人的侧写,请随时和我联系。”

宋明栖听出这就是暂且搁置的意思,便答应下来,挂断了电话。

他大学时就师从赫赫有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熊玺,跟随导师研判案件,到如今已有八年。

全国研究犯罪心理理论的不在少数,但真正有实际案件经验的凤毛麟角。他协助破获过一些案件,大部分凶手并不像美剧里刻画的那样富有戏剧性,他们的原生家庭、教育背景、生活状况、身体疾病和犯罪动因紧密相连,心理不难揣测。通过凶手在现场呈现的行为模式,推断他的信息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心理研究方式。

因此宋明栖相信自己的推断。

他望向窗外濛濛细雨,玻璃倒映出一张没什么头绪的面孔,直到扳手和工具箱碰撞的金属声传来,他挥去思绪朝客厅走去。

除湿机持续发出白噪音,室内的闷热令人不快,电视机恰好播到“矿业家属楼命案全力侦破中,警方重金悬赏线索”的新闻。

不知何时维修工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立在餐桌边安静等待,那件工装外套系在腰间,背心外的小麦色肌肉带着汗意的光泽,肘部、下颌都有隐约可见的淤青。

宋明栖后知后觉把陌生人独自留在客厅是一件危险的事,尤其是当他发现,这个维修工正盯着他没有关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看得很入神,以至于他走出来都没有察觉。

“修好了?”对自己的隐私被侵犯感到不悦,宋明栖走过去啪得一声合上了电脑。

“嗯。”男人将手插进裤兜,掏出一张完工单据摆到餐桌上,示意对方可以签字。

宋明栖不是那种好糊弄的业主,他走进厨房认真检查——水流恢复顺畅,地板也被简单清洁过,疏通出来的垃圾放进了正确的厨余垃圾桶。活儿倒是干得挺漂亮的。

“帮我带出去扔掉吧。”宋明栖拧着眉将垃圾提出来,递给维修工,“可以给你签字。有笔吗?”

帽檐下的男人好像笑了一下,根本没有尝试寻找,便平静地回答:“忘带了。”

一种职业的直觉令宋明栖的眉心一跳,他在餐边柜上摸到一支弹簧圆珠笔,神经质地摁压了几下缓解这种不安,也顾不得浏览内容,低下头一挥而就,却不知道自己的后脑和凸起的颈骨在签字时一览无余,男人睨着视线冷冷看着。

很快宋明栖重新直起身,后退一步和对方拉开距离。

维修工身上过高的体温,以及某种并不难闻,但极具荷尔蒙的汗味令他不适。他不习惯和这样的人群接触。

宋明栖快步走到门前,打开家门:“慢走。”

男人第一次稍稍抬头,竟然是非常年轻的一张脸,鼻梁高挺,有一对黑而深的眼睛。他就这样看了他一眼,顺从地走出门外。

送客后,宋明栖回到白板前,将有字的那面重新翻转回来。

上面贴满了现场照片、被害者特征,以及侧写结果的推演过程。

箭头、点与线穿插交错,最右侧的“水彩笔”三个字被圈起来,旁边的硕大问号表明这是悬而未决的关键疑点。

他低头发送了一条微信,随后继续陷入对案件的沉思,就好像刚刚的打扰不过是落入池塘的一小滴雨水,未掀起任何多余的波澜。

大部分人都不会留意。维修工、快递员、外卖员、快车司机,他们是生活的服务者,一秒钟的传递,十分钟的检修,十五分钟的短途,短暂际会,面目都不必留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