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苏轼他们发现。
苏轼、苏辙嘛……现在在外放中。
倒不是不能做京官,而是两个人目标一致,认为先在基层锻炼过,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样以后等哥哥真的“倒了”,他们也有能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帮助哥哥。
苏景和这石破天惊的声音,让在朝堂的新人一惊,他们这是第一次听到。
也是未来三年的最后一次。
宋仁宗看过苏景和之后,又淡定地聊了别的事情。
只在快结束的时候,把苏景和下放了。
“陛下!”
苏景和被下放,还是毫无明目的被下放,他本人还没着急呢,有人先急了,站出来劝宋仁宗三思。
【哎?】
苏景和听到这消息,和其他人想得很是不同,他甚至是高兴的!
他想“行万里路”很久了,正好还有很多开在外地的学堂,他都想去看看呢!
本人乐意,陛下心意已决,这件事很快就落实下来了。
苏轼、苏辙的替自家哥哥说情都不知道怎么说,因为压根苏景和就没犯错,只好书信来劝哥哥。
苏轼也在信里直接说了自己的“宏图大业”,努力在官场上发挥发热,“放心好了,哥哥,我们会捞你起来的!”
苏景和的回信也相当简单,“我是被外放了,不是被流放了,官职现在还很高好嘛……”
至少是比两位初入职场的小苏要高不少的。
苏景和这么说,自然是想要让弟弟们安心。
而且,他也知道为什么陛下会这么做……
汴京,韩琦、范仲淹如常聚会。
两个人的气氛比往日要沉闷太多了,知道的是朋友小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敌人在揣摩着怎么出其不意干掉对方呢。
两个人沉默了有一会儿,韩琦先开口了。
“官家……他的身体……” w?a?n?g?阯?F?a?b?u?页???f?μ???ε?n?2???2?5????????
嗓子都是干涩的,韩琦甚至带上了哭腔。
范仲淹没开口,或者说是没敢开口。
大宋眼看着在蓬勃发展,但这样的发展下面,隐藏了太多的弊端。
最大的问题就是苏景和那边。
苏景和的发展太快了,说他是“邪祟托生”的声音还没背消除掉,这些人像是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死了一波还有一波。
比如这次,宋仁宗毫无理由地把苏景和外放,这些人都能和“邪祟”联系上。
说是宋仁宗发现了苏景和是邪祟,但不能这么说,只好承担了骂名,把苏景和送出汴京。
韩琦的揣测,范仲淹更是知道。
皇帝到了晚年,会开始给自己的继承人铺路。
最有用也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先把一些有实力的人贬了,等下一任捞,这办法是留给寂寂无名的人的,但在苏景和身上,也未必不好用。
这人念旧情,无论继位的是哪一个,把他捞回去,对他来说就是帮助,加上旧情,他一定会为下一任也如同现在这样付出。
但,但……
陛下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下一任真的撑得住吗?
“应该能吧……”韩琦小声。
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的年纪都已经到了可以担事儿的时候,更别提不仅有从小开始的历练,还已经“监国”两年多了。
两个人轮流来,大家也衡量了两位殿下的实力,支持福康公主的人又多了不少。
“女子……”
女子登基,又是一道阻碍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