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臣只能请辞了。”
第140章
淳于越这段话看似是在示弱,但其实是以退为进,逼迫嬴政立刻出手管教嬴子瑜,或者嬴政发布一道命令让淳于越更加有资格管教嬴子瑜。
淳于越的这点小心思嬴政当然看出来了。
不过有点尴尬的是,嬴政看到淳于越这个样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满意。
因为现在淳于越和嬴政说话的方式已经开始委婉了,不像以前那种横冲直撞、忠言逆耳了。
嬴政非常庆幸将淳于越交给自家小鱼儿,简直就是明智之举、神来之笔,两个人都变乖了,一箭双雕!
嬴政甚至抽空脑子里想到了一个词,恶人自有恶人磨。
想完之后嬴政立马将这个词甩出了自己的脑海里,自家小鱼儿聪明乖巧,才不是恶人,不能这样抹黑。
嬴政心理活动非常活跃,但是表面上去没有任何反应。
淳于越见状还以为嬴政是在纠结,是在犹豫,于是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君上明鉴,臣自认为自己才疏学浅,而太孙殿下又有自己的想法,教授太孙殿下之事君上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话的时候,淳于越背脊挺直,一副宁折不弯的样子,瞧着还真有了点动真格的意思。
嬴政当然不会同意淳于越的请辞,只把这件事情定性成两个人之见的小矛盾。
于是笑着宽慰道,“这件事情不过就是两个人相互交流经验和想法,只是小鱼儿还太小了,说话有些没轻没重的。
这点当然是小鱼儿的不对,所以往后还需要先生多费心教导。”
总之嬴政就一个态度,淳于越他是不会调离嬴子瑜身边的,为此嬴政还特意夸奖了一番淳于越。
比如淳于越才能品德上佳,为人正直不屈,敢于直谏等等。
当然,除了给淳于越戴高帽之外,嬴政还一直强调自己相信淳于越,虽然他不会亲自出手,但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针对于他。
“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卿没必要一直忧虑恐慌,寡人一直相信卿的能力,一定能解决好这件事,未来与太孙的相处也能更和平些。”
总之,说来说去,嬴政就一个态度,他不掺和,他们师徒之间的事情他希望只限定在师生之间,不扩散。
淳于越对嬴政这种“不管”的态度很是不赞同,想要用自己淬了毒的嘴继续给嬴政做思想工作。
但是嬴政一点也不想听,用一个现在有事需要忙的借口就将淳于越给打发了。
嬴政如此坚决且一意孤行的态度半点不给淳于越申诉的机会,于是挣扎不开的淳于越被宫人“请”出了章台宫,脸上还带着不可置信。
“君上如此偏颇太孙殿下不是为了太孙殿下好,而是害了太孙殿下啊!”
可惜,淳于越的叫唤声并没有传到嬴政耳朵里,但是这整件事的经过没多久就被公子高他们知道了。
公子高听完宫人的描述之后,沉思片刻就让报信的人退下了。
然后饶有兴致的打趣嬴子瑜,“看来咱们小鱼儿真的运气不错,父王不仅没有怪罪你,而且也没有插手你和淳于越之间的事情。”
按照公子高对嬴子瑜的信任,只要嬴政不出手偏帮淳于越,嬴子瑜就一定能想出办法治一治驴脾气的淳于越的。
想到这里,公子高还在心里小小嫉妒了一下嬴子瑜,然后对着另一边的将闾做戏道,“看来在咱们父王心中还是更疼爱小鱼儿啊!
咱们以前顶撞先生是个什么待遇,现在小鱼儿顶撞先生父王居然视若无睹,偏我来时不逢春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