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仲父改编戏剧的能力绝对是大秦第一,绝无仅有,空前绝后,就是怎么想起来要把大父封禅这件事情制作成戏剧的呢?”

嬴子瑜了解到,之前公子高准备把嬴政上朝时一些精彩刺激的场面改编成戏剧,但是嬴政知道后的第一时间就拒绝了。

嬴政认为朝中之事不可对外宣扬,君王臣子像戏子一样登台被人指点有损大秦威严。

“这次仲父你这样做就不怕之后大父知道了生气吗?”

公子高不慌不忙的吃着桌上的糕点,“你仲父我有极强的政治敏锐力,怎么会做一些反复试探触碰父亲底线的事情呢。”

公子高自吹了一下。

说起来这次泰山封禅剧本的改编从嬴政准备封禅就在公子高脑海里模模糊糊存在了。

等到封禅仪式正式结束之后,公子高和身边的创作者们立马投入了没日没夜的创作中,终于在回咸阳之前就将新剧的初稿完成了。

完成之后公子高心里就有一个预感,这次的戏剧绝对会成为里程碑式的存在,受人追捧,名留青史。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从这些天戏台座无虚席就可以看出来了。

这次戏剧的主角是嬴政,和之前在寿春城内编的秦王传差不多,这本戏舆论很稳定,没有辜负嬴政血雨腥风的体质,口碑两极化很严重。

换句话说,对这位秦始皇嬴政的评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当然这些负面评价只在某些人、某些圈子私底下流传。

至于为什么嬴子瑜还会知道呢。

原因还在于这几次嬴子瑜出门听戏,在听到百姓评价的时候总能听到一些人看似夸奖实则贬低的言论。

有些人分辨不出来也就算了,一些听出来的并且还不认可的,双方就会争辩的面红耳赤,到最后大打出手也不在少数。 w?a?n?g?阯?F?a?B?u?页??????ù???e?n?②?????????????????

嬴子瑜甚至不止一次感慨,秦始皇果然是从古至今的顶流,所到之处必定会引起舆论的滔天巨浪。

想到这里,嬴子瑜突然怜悯的看了一眼自家似乎无知无觉的仲父,“这样大的舆论效应,这件事情肯定满不了太久,仲父就不怕大父知道之后怪罪吗?”

公子高神色不变,“当然不怕。”

嬴子瑜不解,总觉得这件事情有自己不知道的细节。

“为什么?

虽然咱们大秦没有文字狱,舆论还比较宽松,大父自己也不在意别人的误解和评价,甚至咸阳城内明面上百姓的舆论还很克制。

但是这种直接评价君主的行为确实超过了封建君王的容忍程度,完全削弱了君王的威严。大父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啊。”

原来自家小侄女担心的是这件事情啊,公子高了解清楚之后非常不在意的说道,“不用担心,我是有免死金牌的人,毕竟这件事情父亲是知道的。”

“大父知道?而且还同意?”

果然这件事情背后有她不知道的细节。

公子高点点头,“是啊,而且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是父亲要求我做的。”

事实上,嬴政一直都知道当初在禅地的时候,一些大臣对自己立太孙的行为虽然表面赞同了,但是内心却很反对,当时所谓的同意不过是权宜之计。

他也知道这群人未来肯定会搞事情。

这件事情他隐晦的同嬴子瑜说过,但是也许是嬴子瑜没听懂,也许是嬴子瑜听懂了但是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储君之位就够了,所以没有引起很大的注意。

嬴政一方面高兴自己养出的是一个走光明正道的君王,一方面又担心嬴子瑜善良磊落,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