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已经有人替董师傅把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岳宁解答道:“解放前,福运楼的咕噜肉便是用切成薄片的五花肉裹成球制作的。”

岳宁详细地阐述起这道传统菜肴的独特之处。听闻她还用了橙汁调味,董师傅再次夹起一颗咕噜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这时,岳宁转过头,看向董师傅:“董师傅,这菜还行吧?”

董师傅微微点头:“很不错。”

一旁的服务员听到东方楼的董老头这般评价,偷偷一笑,快步往后厨跑去。

一进后厨,她便模仿起董大厨那严肃的表情,绘声绘色地学起他从说“不错”到“很不错”的样子。

何运邦一边听着服务员的讲述,一边有条不紊地做菜。他提起表皮微微风干的鱿鱼,轻轻放入锅中,刹那间,“滋滋”声瞬间响起,鱿鱼在油锅里翻滚、变色,金黄色的外壳逐渐形成,浓郁的香味也随之弥漫开来。待炸至外表金黄酥脆,何运邦捞出鱿鱼,控油后将其放在案板上,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随后在盘中摆成鱿鱼的形状,最后,他拿起勺子,淋上提前调好的料汁,大声说道:“上菜。”

服务员赶忙从打荷手里接过这道菜,小心翼翼地端上桌。

岳宁立刻介绍道:“这是潮汕老菜,炸荷包鱿鱼。”

董师傅一直专注于做菜,无奈在这个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若没有像岳志荣那般博采众长、四处收集典籍的心思,所学所钻研的菜品也就只有百来道。

他这样新中国成立后,从未为那些刁钻至极的地主老财做过菜的大厨,压根就没有机会,也想不到要做这种冷门老菜。

董师傅尝过这道集合了蒸、炒、炸、酿多种技法的炸荷包鱿鱼后,沉默不语。

“阿邦以前炒菜确实没得说,其他方面也就中规中矩,这半年来确实精进了不少。”张经理适时地说道。

“阿邦叔的基本功本就扎实,有了更多机会,自然容易融会贯通。主要是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了。”岳宁微笑着解释道。

这时,两个服务员端着两盘炖盅走了过来,为每人呈上一例鸽吞翅。

“这是罗国强做的鸽吞翅。”岳宁介绍道。

董师傅一直靠自己摸索成长,多年来始终把福运楼当作超越的目标。后来东方楼确实超越了福运楼,可这个超越,并未让他有多开心,因为那是在罗老师傅去世之后,福运楼不进反退的结果。

他向来瞧不上罗世昌,也见过罗世昌教出来的儿子罗国强,罗世昌私心太重,总想让罗国强走捷径,他曾为此感慨,这罗家怕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董师傅拿起筷子,轻轻戳破鸽子皮,只见鸽子肚子里塞满了鱼翅。这罗国强居然真会了整鸽脱骨的手艺?

“罗国强去港城多久了?”董师傅忍不住问道。

“他是最早一批去的,快五个月了。”

“才五个月?”他喃喃复述。

“去的这么多人里,罗国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