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乔君贤说道:“我奶奶亲手做的点心,整个港城都有名的。”

听乔君贤说,抗战初期,他家大半的船都捐了出去,沉入长江口,为阻止日军沿着长江去南京和武汉尽一份力,原本太爷爷让乔爷爷去港城,是希望两个儿子能有一个逃避战火。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页?不?是??????????e?n????0??????????????则?为?山?寨?佔?点

然战事越来越激烈,他爷爷和他的大姨一起在整个东南亚收购老旧卡车,修理后送进内地,进行运输。旧卡车虽然性能不太好,但价格低,被炸也不心疼。

最终他爷爷也没办法在港城享受太平,告别妻儿回内地协调,那些日子,他们家的这些卡车从港城到粤城到武汉,武汉到重庆,再到宝鸡乃至西安,哪里可以运输,他爷爷就跑哪里。

乔家所有的钱都压在这个上面,全靠他奶奶的一双巧手,做的精美可口的苏式糕点,创立了现在作为港派点心的代表品牌月盈糕点,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赚了不少钱,为以后他们家东山再起,累积了资本。

“谢谢乔奶奶。”岳宁接过,“我们进去吧!”

祖孙俩带着一家子进包房,这次岳宁没有特别花哨的摆盘,干干净净的四个长方形白瓷盘,每个瓷盘里,是两荤一素的三个凉菜。

乔老太太说:“你今天是要做四冷六热四硬?”

“怎么说呢?形式是四冷六热四硬,但是这菜却难以做到复原民国苏帮菜的四冷六热四硬,一来实在是港城和苏州相聚太远,物产不同,我一下子很难找齐这么多的菜品,二来也要照顾其他人的口味。”岳宁说。

这一老一少的对话,让其他人糊涂了。

乔启明跟他们解释:“民国的苏帮菜,讲究四冷六热四硬,四道凉菜,每一道里要两荤夹一素,颜色搭配要好看,口味要相合。看似四道,实际上是十二道凉菜。六道热菜,四道硬菜,一干一湿两点心。我娶你们奶奶的时候,她家送嫁的婚宴就是这样规格的宴席。”

“乔爷爷说得是。”岳宁说,“我毕竟是粤菜厨子,如果做出来的菜,不够地道,还请多包涵。”

“你做的肯定好吃。”老太太说。

一家人落座,祖孙俩回到厨房,也到了午市开张的时刻,港城人特别喜欢跟风,昨天岳宁出了一道古法粤菜,咸酸梅蒸蛏子,今天每桌都要来这道菜。

岳宁都快偷笑了,这道蒸菜做法简单,平时都是蒜蓉配上海鲜和粉丝蒸,把蒜蓉酱换成了潮汕酸梅做的酸梅酱,滋味就变得奇妙起来。学徒们都能做。

“宁宁,七号台点名要你做虾仁滑蛋。”

“客人大约几岁?”

“六十多七十左右的一对夫妻。”

这两天总有食客会拿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基本功的菜,点名要她做。

这种感觉,就跟玩游戏一样,他们总想看看她这个NPC还有什么隐藏功能。

岳宁用炒勺舀出小半勺今早活剥的虾仁,调味之后,在沸水里汆烫。

“宁宁,你怎么虾仁用水烫啊?”

“标准自然是用油滑。鸡蛋吸油,高油的对心血管不好,而且一般人年纪大了之后,本身口味也会受身体影响,渐渐地不太喜欢油腻的菜品。虾仁,水用量大,汆烫变色就捞出,也能保持虾仁的鲜嫩。”

岳宁把虾仁倒在漏勺里,接过阿忠敲好鸡蛋,她倒了一点牛奶进去:“滑蛋要加水或者水淀粉,目的是为了鸡蛋更加蓬松,我用牛奶替代水,可以增加些微奶香。”

这好像跟华叔教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