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伯伯学烧菜,手艺是他们这一辈里最好的,小小年纪已经当上后镬,也就是厨师了。所以,我和你国强哥哥一起来了。”

这不是国强和家强谁更好的问题。而是岳宁从来没想过要这么早结婚,她才十八岁,为了回城,就要嫁给一个陌生人?

再说,罗家都把罗国强带来了。以她这么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罗国强在厨子中算是长得不错的。长得不错,手艺又好,虽说不能说前途无限,但未来肯定一片光明。

论情理,自家爷爷去港城做厨子,把爸爸留在粤城,爸爸结婚还是罗爷爷操持的。

而且他们父女来西北后,罗爷爷也一直惦念他们,资助他们。罗爷爷又受了他们家的牵连,生病去世了,是岳家欠罗家的情。可为什么反而变成罗家最能干的儿子来娶自己这个在西北长大的黄毛丫头?只能说这背后肯定有别的原因,无利不起早啊!

第5章 爷爷

天上哪会平白无故掉馅饼,给出这么好的条件,前面等着的大概率是陷阱。

岳宁把刚才母子俩讨论的“港城”和“酒楼”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她家有两个人在香港,一个是她从未谋面的爷爷,一个是她妈。

首先排除她妈,她妈是粮油食品店的营业员,没有厨艺,跟酒楼不太可能有联系。

爷爷当年去香港闯荡,听爸爸说,五十年代中期,爷爷已经租下一个小店面,在港城开了餐馆。他本想稳定后,等爸爸出师,就把爸爸接过去,然而世事难料。

这两个词指的应该是她爷爷吧?

对啊!如今改革开放了,说不定爷爷给爸爸写了信,信落到了罗家母子手里。他们知道了爷爷在港城有家酒楼。

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和港城差距极大,有门路的人谁不想往港城跑?如果罗国强娶了她,万一爷爷来找她,那时生米煮成熟饭,加上这个孙女婿还是老师兄的孙子,爷爷自然会把他们一起带到港城。罗国强厨艺好,进爷爷的酒楼,就能不用在港城吃苦,站稳脚跟?这算盘打得可真响。

不过罗爷爷对他们父女的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先别把关系闹僵。岳宁笑着说:“伯母,为了让我回城,就让国强哥娶我,这不合适。您想想,从下乡到现在,时局变了又变,可我的出身始终没变。国强哥出身工人家庭,根正苗红,跟我在一起,您就算不考虑国强哥哥的未来,也得为国强哥哥的孩子考虑吧?我妈一跑,我爸和我受了多大的罪?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事就算了。能回城我就回,不能回我也不强求。”

罗国强皱着眉说:“妈,宁宁不愿意,就算了。咱们回去再想想办法,总有办法让宁宁回城的。”

“宁宁还小,她懂什么?现在回城有多难?你志荣叔十二岁就跟在你爷爷身边学手艺,就跟你爷爷的亲儿子似的,你爸也把他当亲弟弟。他留下你这么个孤女,我们不照顾,谁照顾?我能让她继续住这样的屋子?”张丽芬训完儿子,又对岳宁说,“我跟你说,你妈都不知道是不是死在海里了,你爸也没了,我和你伯伯就是你唯一的长辈。这事我们俩做主,你和国强领了证,他就得和你同甘共苦。”

张丽芬打开提包,从里面拿出一张纸递给岳宁,说:“结婚介绍信都开好了。”

岳宁看到纸张上已经填好了她和罗国强的基本信息。

张丽芬接着跟她说:“拿到结婚证,我们马上回去,去派出所给你把户口迁回去,我都问过了,最多两个月你就能回去了。”

这么迫不及待、火急火燎的,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