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老太太点头,“这里面分三份,我都分好的,第一份是林家托我在京置办房舍田地的。”面对王熙凤,老太太没拿贾敏做幌子。

哎,她老婆子的谎话是越说越多了。

王熙凤下意识捏了捏上面一叠的厚度,“林姑爷?”

“嗯,”老太太含糊点头,“给黛玉准备的。你看着寻摸一处庄子,不用太大,每年能有些出息,再折些银两;另不拘是宅子还是铺面房,再置办两间。若是铺面,就给丫头自己打理,不论是脂粉绸缎都可。若是宅子,便租赁出去,并着庄子出息一并,两季一送。”

老太太一口气背完,和网友商量的“黛玉嫁妆”。

王熙凤听着老祖宗的念叨,心下算盘已噼里啪啦拨了起来。这么几处若是料理妥当,林姑娘往后怕是一年有一二百两的出息,竟是比她一年的月例加年例总和还多。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è?n??????????????????M?则?为?屾?寨?佔?点

这让王熙凤不由吃味,尤其老祖宗说是林家嘱托,但照着这段时日宝玉都要靠边的架势,保不齐就是老祖宗拿了私房给林姑娘做的补贴。

这么一想,王熙凤心中便有了疙瘩,但她面上还是笑着建议,“老祖宗,若是铺面房,还是租出去吧,咱们家摆弄那些个买卖,总是会让人说嘴。”

老太太微掀眼帘,心中一叹,网友还是厉害。

早前,老太太和网友讨论,让贾琏去做生意买卖,为贾府开源。

可还没商量出个子丑演卯,就听有些网友让先缓缓——

『一上来就让贾琏做买卖,还是长期的,这恐怕有些难度。虽然红楼中没有官勋不许经商的说法,但士农工商,商是贱业,这种想法持续久了,贵族便不屑经商了。』

『贾史王薛,薛家就是最后一位,就是这样,它还有个“皇商”的名头。』

『那是因为古代重农抑商,又有“官不与民争利”的说法,别人不去说它,贾政这个老古板肯定第一个跳起来反对。』

『而且若是贾琏去经商了,其他家可能要以为贾府不行了,这面子可就丢大了。』

『对头,贾府四王八公之一,算是同一个利益集团,怕是还没行动,就会有人来劝。』

『所以,老太太,先从贾府的庄子入手。贾府地租、房租是经济大头,只是后来庄子的出息每况愈下,才会走下坡路。若非元春归省,又遇上旱涝,不会败落得那么快。』

老太太连忙求教,『那该怎么做?』

『给楼上递茶。』

『给大佬捶腿。』

『咳咳,不是大佬,只是有些了解。红楼中荣国府有八处庄子,这些是早年先帝圈地分给贾家的,土地上的农户都是贾家的所有物,属于农奴。

正是因为这样,奴隶们没有生产积极性,贾府除了打骂却也不能再弥补损失。

而打骂又会让农奴生产积极性更低,何况从贾府内对奴仆的威胁动不动就是“打了,发放到庄子上”,就能看得出庄子上的日子十分不好过。

这就导致了庄子的出息每况愈下。

当然,那些自然因素,比如旱涝灾害、蝗虫灾害,也是因素之一。

但是,如果贾府将改变农奴的身份,允许他们赎身成为佃户,又或者在庄子里田地租给佃户,一来他们有了生产积极性,二来官府对佃户上缴数目不达标是有惩罚措施的,这也保证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这位大佬发了一大段话出来,屏幕上沉默了许久,才有人回复——

『怎么感觉,不管是佃户还是农奴,都这么惨呢。』

『没办法,这到底是封建帝制,总不能跟整个社会抗争。能做的就是尽量宽容点,在灾年,租子减少点。』

所以,此时,老太太只故作没当回事般道,“铺子的事不过是小事,这个往后再说。先说说第二项,这第二笔银子,是给琏儿的。”

王熙凤惊了,才还有怨怼,这时,她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