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一世有这么一位通透的母亲,而感到幸运。
李莞又问越氏皇贵妃待她如何,皇贵妃膝下的两位公主好不好相处。
母女俩好几个月没见,相谈甚欢。
荣国府的另一头,贾兰领着晋王湛参观着大观园。
走到一处繁花似锦的小院,便见里边来往着穿得花花绿绿的姑娘们。小院门口挂着一处牌匾,上边书着“怡红院”。
晋王湛笑着对贾兰道:“这是你家哪位姑姑、姐姐的闺房吧。”
贾兰步履一凝,呛了一声,嗽清嗓子,道了一句。“这是我那位衔玉而生的宝二叔的院子。”
晋王湛想起永宁侯大婚那天,贾兰的这位二叔便是醉倒在侯府的后院。那日,他还承诺他保他进军中,据说是不了了之了。
晋王湛不甚唏嘘,如此一个多情之人,心爱之人嫁作他人妇,也不知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一妙龄女子领着几个提着篮子,背着包袱的小丫头子往外走。瞧见门口的贾兰一行人,那年轻女子道:“宝二爷不在,兰哥儿可是来寻他?”
“袭人姐姐,今日友人来访,我们四处看看。”贾兰道,“宝二叔去哪里了?”
袭人叹息一声,“宝二爷他……出家了。”
贾兰惊了一声,“可是当真?二叔在哪里出家?”
袭人道:“城外铁兰寺。兰哥儿不用担心。太太已经讲寺里打点好了。家里也是每日送饮食,衣被。”
贾兰遂放下心来。他原来便听宝二叔说,若是黛玉姑姑嫁了,他便出家当和尚。他如今还真当和尚了,不过是在自家旁边的寺庙里当和尚,饮食还有人伺候着,其实跟在自己也没两样,还不用拘着家里的礼数,倒是更自在了。
“我正要去给宝二爷送今日的饮食和衣物。恕我先失陪了。”袭人道。
晋王湛心中感慨万千,便生出想去看看贾兰的二叔的心思。贾兰倒是不介意带他去一看,便着人回了老太太跟母亲一声,带着晋王湛往铁槛寺而去。
第104章 宝玉遇贵人
李莞母女数月未见,自是说不完的话。忽闻有人来报,说贾兰跟今日来的谢公子去铁槛寺了。
贾柔淑疑道:“哥哥去铁槛寺做什么?”
李莞给女儿斟上一碗热茶,对她解释道:“应是去看你宝二叔了。他已在铁槛寺出家了。”
贾柔淑惊了声,“出家?”原著虽然缺失了后四十回,但是贾柔淑还记得字里行间,都有宝玉将来可能出家的影子。她依稀记得,原著宝玉跟黛玉说过“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这样的话。只不过,如今这个世界中,黛玉是有了自己的归宿。宝玉是因此要做和尚吗?如今荣国府安好,把宝玉当眼珠子的王夫人还健在,她连宝玉想去打南越都给搅黄了,她怎又会容得宝玉出家?
李莞将热茶搁女儿手里,道:“铁槛寺就在京郊,也不远,眼皮子底下的事儿。那铁槛寺上下,跟家里原本都熟悉。他的衣食都有家里照顾,其实也跟在家里无二。袭人几个每日都会去给他送吃食跟换洗的衣物。柔儿也不必为你宝二叔太担忧。”
贾柔淑捧着母亲给她熬制的果茶,小尝一口,清新甘爽。其实,出门在外,哪怕就是在皇宫之中,到底也比不得在家中惬意自在,更不提是去寺庙了。宝二叔那么一个爱安逸之人,定是心中纠结又不堪扰,才执拗离家。
贾柔淑又喝了两杯茶。窗外阳光正好,想必晋王湛已经快到铁槛寺了吧。
晋王湛跟贾兰坐在去往铁槛寺的马车内。和煦的风掀起窗帘,京都的郊外是一片昂然的春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晋王湛咏了一首唐代元稹的诗,叹息道:“你家宝二叔可真是个长情的人。心爱之人出家,爱而不得,便出家了。”
贾兰却道:“殿下,其实臣并不这般认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