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着,李莞就听说南安太妃造访贾府了。
贾母率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凤姐儿等媳妇相迎。李莞因染风寒,贾母担心她再受凉,便让她在家歇着。
李莞便派素云跟银蝶去看看南安太妃来贾家究竟意欲何为。
谁知,那南安老太妃就是来认探春做义孙女,让探春替她自己的孙女去和亲的。
一向稳重的素云,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大奶奶,老太太都要气背过去了,二太太都哭了呢。”
素云回来后不久,找上李莞的是赵姨娘。“大奶奶,这屋里我谁都求不了,只能求您了。我就探春和环儿两个孩儿。探春认我也好,不认我也罢。她总是我亲生的。大奶奶,探春去不得啊。”
李莞算着手中的筹码。元春放弃了争宠,跟皇上和解了,但是元春跟探春隔了一个生母,她不一定会帮赵姨娘求情。贾兰是太子伴读,但是太子现在也只是几岁的孩子,太子说的话很可能会被当童言无忌。李莞见过皇后和越贵妃几次,二人虽对贾兰这个伴读赞不绝口,但是不一定会为此而卖贾家一个人情,而得罪南安郡王。
探春的父亲贾政更是指不上,且不说他目前已经远离了朝政中心。贾政对庶出女儿的关心,其实也只有那样。
贾家能靠得住的,只有贾珠了。贾珠目前是当今皇上的侍读,属于皇上核心参谋。贾珠待其弟弟妹妹算是很不错的。迎春隔了房,贾珠都一直在给迎春的婚事而奔走。
李莞安慰了赵姨娘几句,差素云将她好生送回去。
贾珠戴月而归,听闻今日南安郡王太妃来贾家认探春为干孙女儿,可是气坏了。“南安太妃自家的孙女宝贝着,竟惦记起别人家的孙女儿了。”
“皇上是真打算和亲吗?”李莞问。
贾珠攒了攒李莞裹着的坎肩,道:“皇上本想着用些银子和绢帛把南越打发了。谁知,他们竟然人心不足蛇吞象,要公主和亲。”
贾珠顿了顿,接着道:“我朝若是因战败而开和亲的先河,西北刚刚开展的大好局面定是要受影响。皇上其实是不想送公主和亲的,哪怕是宗室或者世家的女儿。
但是近年治水患、修河堤、平西北,近乎举国库之资。南越也是瞅着这个机会造次。皇上就是有心再战南越,也需要考虑国库的情况。”
李莞想着原剧中,朝廷是跟南边不打了,把探春送去和亲了,道了声:“南安太妃,也有好几个孙女。能跟皇上说说,让南安太妃自己的孙女去和亲吗?锅是她家惹的,凭什么让贾家背。”
贾珠也道:“娘子,我定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贾家不当冤大头。”
“对,不当冤大头。”李莞听罢,心便安了些,便早早歇下了。
次日起来,李莞只觉得头不晕,鼻子也不堵了,风寒的症状竟是好转了,便去给贾母请安。
贾母歪在榻上,边上放着的一碗粥,还剩了大半碗。
“祖母。”李莞端起粥,那粥还是热的。“祖母可不能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