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宴;初三是贾珍、贾珠、贾琏家宴;初四是贾府合族家宴;初五是赖大、林之孝等管事凑一日宴。

贾珠见李莞这些时日辛苦,除了需要在翰林院当值的日子,都是尽量早一些回来。哪怕他并不清楚具体小事的操持,回来跟李莞说说体己话,陪她吃吃夜宵,想舒缓舒缓她的疲劳。

“我觉得那些旧功勋,其实可以不用请。就说那南安郡王,在南边吃了不少败仗,堂堂中原大礼朝,竟然被南越那种小国给揍了。皇上已经有了换帅之意,只是坳着太上皇的面子,没有把南安郡王撤下来。”贾珠道。

过去两年,礼朝南边水患,又平定了西北,南越料礼朝国库空虚,便在南边起了刀兵。

而南边一直由南安郡王坐镇。南越也是去岁才尝试造次。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堂堂大礼朝的军队竟然打不过南越这种弹丸小国。不过,两国国力悬殊,南越只在边境上滋扰,目前并无大举进犯之意。

李莞记得曾经在剧中看到过,南安郡王吃了败仗,用探春去和亲的剧情。有网友在弹幕上说,前八十回并没有写这个剧情,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也有网友说,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以及判词上的画,是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上还有一女子掩面泣涕,可以推测出,探春最后的结局就是和亲海外了。

可是,如今的世界,又跟剧情不一样了。虽然旧功勋依旧活跃在这个世界的高门大户之间,但是也出了李岩这样有定国安邦之才的人。李莞丝毫看不到探春判词中说的“末世”光景,反而在江南赈灾,减免赋税,平定西北中看到了一个破壳而出的新局面。

太上皇日益年迈,虽然还握着一部分权力,但当今圣上是个英明的雄主,李莞觉得她所在的这个世界,不至于要跟南越低头和亲。

“我觉得南安郡王迟早要被换的。竟然西北都平了,自然不会怕南越。”李莞道。

夜已深,窗外蝈蝈的叫声也乏了。贾珠又给李莞按了一会儿肩,两人便安置了。

待到二十八日,宁荣二府都悬灯结彩,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宁国府去了一众旧功勋应袭郡王,如北静郡王等人。荣国府去了南安郡王太妃,北静郡王王妃,以及几个公侯诰命夫人。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莞皆穿着各自品级的诰命服饰和头面相迎。

一番相互的谦逊过后,南安郡王太妃、北静郡王王妃坐在了最上边的两个席位。二人左手边下位的是锦乡侯诰命、临昌伯诰命;右手边是贾母主位。

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莞、凤姐儿,以及族中的几个媳妇,站在贾母后方。

这不是李莞第一次见南安郡王太妃,却是首次对这个老太太刷新了认识。

这位老太妃面上挂着雍容淡定的笑容,跟北静郡王王妃,诰命们,以及贾母谈笑风生、互相谦让着点戏、吃茶,似乎南安郡王近来吃的败仗跟她毫不相干一般。

“宝玉呢?”南安郡王太妃问贾母。

贾母道:“今儿有几处庙里念\’,宝玉跪经去了。”

这里李莞不得不说,宝玉虽然荒唐,但内心却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祖母作寿,他跪经,一跪就是大半晌。李莞体验过这项活动,跪到最后,从膝盖往下都是麻的,再站起来时,好半天都不知道一双腿是自己的了。

然而,在李莞看来,这种形式上的孝顺,就是做到极点,除了让长辈暖一下心,觉得没有白疼,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宝玉情愿在佛前跪着给家人求福祉,也不愿意脚踏实地为家人挣福祉。

贾珠总说宝玉还小,说他心地善良,总有一天,他会醒来的。

李莞想到她的弟弟李岩,不过弱冠之年,身上已满是大伤小伤。

这世上有些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另一些人在负重而行罢了。

南安郡王太妃又问:“府里的小姐们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