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姑娘,想想宝二爷、林姑娘、大奶奶,哪个人不疼你?
林姑娘和大奶奶还嘱咐我,说晴雯姑娘还在吃药,几个菜都是捡的清淡的拿的。尝尝看。”
因为晴雯是寒症,又在喝药,不易吃生冷。素云便将几种蔬果各捡了一些,放入一个碗中,过了热水,再端给晴雯。
新鲜的水果香、点心香扑鼻而来,刚刚喝了药的晴雯,觉得肺腑都是沁心的。
热过的水果清甜、温润,又解渴。晴雯吃了两块后道:“就是我兄嫂,待我也不是这般。”
素云哪里不知晴雯的兄嫂是怎样的人。晴雯的姑舅表哥,多浑虫,是东院儿的厨子,是个糊涂鬼。而嫂子多姑娘,更是放浪不堪,跟琏二爷都有过首尾。
晴雯的这对兄嫂,除了管她要钱,就没给她带来过好事儿。
素云不想提这二人,对晴雯道:“知道我们待你好,更要好好地待自个儿好。头回都说了,你大半夜地给宝二爷补那雀金裘。你宝二爷的好衣裳哪里穿得完?你这症候加重的这些时日,宝二爷何止是又悔又急?
今儿又看什么劳什子的绣样。管人家绣得天好地好呢?你先把自个儿的身子养好。林姑娘也看过了,王太医开的就是好药。那药为什么不起效果,姑娘可有好好想想?
三分药七分养。姑娘放着身子不养,一会儿折腾衣服,一会儿折腾绣样。莫说是宝二爷了,林姑娘今儿看着也是又心疼,又着急。我来之前,林姑娘还跟我说了几次,让我好好劝劝姑娘。
珠大奶奶也这般跟我说的。说起珠大奶奶,晴雯姑娘,你可知道珠大奶奶当初给你挡了多少,才能让你在屋里养病。你这不好好珍惜,败了自己的身子,你说珠大奶奶怄不怄?
如今袭人也回了,凡事也不用你操心了。赶紧好好休息,好好吃药,快些好起来。”
素云的话只能讲到这一层,晴雯虽然爱逞强,但又不傻。袭人是王夫人的人,袭人回来了,王夫人哪里有不知道晴雯情况的。王夫人心情好,念着外边冷,留着晴雯在屋里暖炕热汤地养病。万一哪天翻了脸,旧账新账一起算,要把她赶回去养病,也就一句话的功夫。
晴雯本捡了一块糕点在吃,听到素云把“袭人”二字说得格外的重,顿时停住了,想了片刻,对素云道了声,“素云姐姐,我记住了。”
素云陪她吃完,将她的绣样捡了起来,道:“晴雯姑娘,大奶奶老说我们“养病不积极,脑壳有问题”来着。这绣样借我回去看两天。你好些了我完璧归赵。”
晴雯被素云逗笑了,道:“素云姐姐拿我当三岁小孩子。这回说不折腾,就不折腾了。”
素云回去时,遇到梨香院的教习,带了那十二个从姑苏请来的小戏骨,从游廊出来。
素云便与她们同行到摆宴席处。
贾母笑着道:“刚刚的《八义》闹得我头疼,再唱些清淡的,叫芳官儿唱出《寻梦》罢。”
素云也觉得《八义》又闹腾,又不应景,什么陷害忠良、又孤儿复仇的。王夫人那么个成天礼佛的人,怎么一点戏,就来些打打杀杀的。还是《寻梦》好,杜丽娘在梦中跟心仪之人相见,也应了今日元宵节的花好月圆之景。
文官等答应后,先上演了《八义》,又上演了《下书》。
《八义》的出处是《牡丹亭》,《下书》的出处是《西厢记》。
黛玉听着戏文,看着远处不时闪烁的烟火,想到了李岩。她听李莞说,李家在两处过节,李岩跟其父母去了忠顺王家中。也不知道忠顺王府现在上演的是哪出戏。另外,忠顺王家里好像有个叫琪官的伶人,跟宝玉表哥很是要好,据说是戏唱得好,扮相也极妙。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