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好是好,但就是不亲的了。
黛玉细想过她错过的螃蟹宴,外祖母那次受凉后,可是病了好一阵子。湘云是个大大咧咧的丫头,她做事是不想的。螃蟹、藕香榭,定都是宝姐姐的主意。
黛玉心叹,宝姐姐啊宝姐姐,我一直是成全你的啊。况且宝玉表哥真的就那么好吗?
黛玉虽然不跟宝钗说破,但此后跟贾母待宝钗是一个态度了,淡着些,宝姐姐是个聪明人,能懂的。
但是,宝钗送黛玉的燕窝,黛玉虽没有吃,也没有白收,送了根金簪子给宝钗,心想,宝姐姐是喜爱这些黄白之物的,也算投其所好了。瞧着宝钗当场就带上,黛玉淡淡地笑了笑,此后就不往蘅芜院去了。
又过了几天,黛玉收到家书,听到父母都要来京都。她高兴得抱着小金戈转了两圈。
原来啊,大将军痊愈后,就来履行他对李岩的承诺了。说好了帮他定亲,那就要说到做到的。
大将军跟李岩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李岩的心上人竟然是赛神医带来的那个小药童。那小药童不是别人,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女儿。
这事儿好办。因为,岁末皇上准备在西北一战定乾坤,各地方要员都要来京述职。正好林大人也要来。来得好,也来得巧。
李岩还“不是”,“等等”了半天,最后腼腆地道了一句:“我还不知道姑娘心意呢。”他有感觉,但还是思愈深,就愈觉得自己在尘埃中,竟有些患得患失了。
大将军哈哈大笑,回想起来,那小药童的心意都写在脸上了呀。
第61章 薛家离开,李家说亲
大将军来李府做客后,就跟李守中把话说开了。大将军说想做李家跟林家的媒,问这个媒做不做得。
李守中听后大笑,把大将军引去他的书房。李守中的书房正中摆着一个围棋盘,上边是白子黑子纵横交错、势均力敌。
李守中道,这正是上回林大人来,他跟林大人未下完之棋。
大将军奇道,竟然李家跟林家如此要好,两个孩子又有意,为何不跟林家提亲呢?
李守中跟旁人说起李岩的事,总是用一句孩子还小,给搪塞过去了。
但大将军是对李岩有知遇之恩的人,李守中就把话说明白了。至今未跟林家提亲,主要考虑,一来,李岩曾经说西北未定,何以家为?二来,李家大姐儿曾经跟贾家定亲,后来周折了,虽然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到底是伤了和气,不如不定亲的好。
大将军知道李岩忠勇,又是有情有义之人,但属下的终身,大将军觉得自己是能说上一二的。
大将军说,当今圣上不是汉武帝,他也断不能让岩哥儿做了霍去病。当朝没得武将说是不打胜仗就不能娶亲的理儿。若是林家姑娘有意,又何必拖了两个有情人呢?二来,林家不是贾家,林家是清明之家,怎会出贾家那般出尔反尔之事呢?
大将军一言既出,要给林家和李家做这个媒。李家就把李莞喊了回去,跟她一起商量修宅,提亲,要怎样办更合适。
李莞这边正有另一档子事儿。在贾府里住了多年的薛姨妈一家竟然说要搬走。这可真是稀奇事儿。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薛家人会住到宝二爷娶正房宝二奶奶,才会见到黄河死心。
不过,李莞觉得薛家要走,还是有迹可循的。螃蟹宴后,贾母对宝钗的态度就冷了下来,虽然贾母还能跟薛姨妈有说有笑,但就是冷着宝钗了。
世家大族饭桌子上吃饭,也是有一定规矩的,客为尊。贾家的尊位就是离贾母近的位置。往常贾母会依次喊着,宝钗、玉儿,迎春、探春、惜春、宝玉,快到跟前儿来。越放在前边喊的,就越是当客看待的。宝钗是客,所以贾母放前边喊;黛玉是外孙女,迎春、探春、惜春是孙女,宝玉是孙子,所以放在后边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