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感觉,妙玉似乎是有些喜欢宝玉的。
李莞扫了眼屋里的诸人,跟宝钗四目相对,宝钗眼神复杂。
李莞又看看黛玉,黛玉似乎在沉思中。而那沉思,在刚刚通报李岩要就来时,就开始了。
黛玉察觉李莞在看她,回过神来,捧着手里的茶盏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么?”
谁知,妙玉竟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水都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还在玄墓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以供也才得了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
李莞听完觉得自己有些方。她倒觉得,水还是吃新鲜的比较干净。
黛玉倒是挺大度,她知道妙玉平素就比较怪癖,也不多说,就温温和和地笑着。
吃完茶,大家便准备告辞。
宝玉跟妙玉赔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搁了可惜,不如给那贫婆子。他卖了,可以度日。”
妙玉点头:“那杯子我没有吃过。若我使用过,就是砸碎了,也不给她。你要给她,我不管,我只给你。”
李莞听后更方了。也更确定妙玉就是喜欢宝玉了……
不过,宝玉还是不错的,帮刘姥姥在妙玉这里讨了个值钱货。
这只成窑茶盏的市场价值,据说是值万金的。当然,卖到中间商那里,会打个折。但也会是一笔很客观的数额。是刘姥姥这次在荣国府打秋风的总和的数倍往上走。
刘姥姥临走时,贾家诸人皆有给刘姥姥送银两和衣物,包括李莞等人。
刘姥姥满载而归。当然,最值钱的,当数妙玉小师傅那儿捡出来的一个成窑茶盏了。
*
且说李岩到李家后,便带着李老太太准备的礼,来跟贾家老太太请安。
贾母自刘姥姥走后,又病了一遭。许是螃蟹宴上受的寒凉未好,遇到刘姥姥后一时高兴玩得乏了,贾母又吃了几天药。
这会儿见到李岩,心里高兴,又打起精神来,拉着他问了,你家祖母身体怎么样?父母、婶子好不好?
李莞、黛玉、三春、宝钗、湘云、宝玉等皆闻讯,来贾母处。
小辈儿见到李岩,问的就是边塞小镇好不好玩儿,有卖果子、糖串儿的吗?
探春问:“岩哥哥,小梨花呢?没有跟你一起回吗?”
众姐妹皆围上来问。
李岩笑着道:“小梨花在家里两个妹妹处在玩儿。”李岩说的两个妹妹,是他二叔留下的两个庶出女儿,李玟跟李琦。
其实李岩这次没带小梨花,还有一个原因。小梨花在人多的陌生环境,有些怕生,非要蹲他肩上,拿大尾巴往他脖子上一绕,给他当围脖。
这个天气,被小梨花这么一裹,有点热。
谁知,贾家的妹妹们都特别喜欢小梨花。
“大嫂子,岩哥哥舍不得带小梨花来,我们去你家找它去玩,好不好?”湘云道。
李家是书香门第,李守中虽然位居二品国子监祭酒,比贾政的五品工部员外郎是高太多,但国子监是清水司。李家一直过着清心寡欲,世外桃源的生活。
李莞的几个门脸儿,这几年做生意是赚了不少。她想贴补家里,奈何父亲李守中是个老古板,跟她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用出嫁女儿钱的理儿。李守中怎么都不肯要。
所以,李宅无论是规格,还是陈设,都跟贾家不一样。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李家每一个方位,都是正的。
不像贾家,之前出现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