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长弓敛起笑容,大声道:“对!将军,它们是朋友!”
第52章 沁心
李莞脚伤好后,便去怡红院看宝玉。
只见报厦里外站着许多丫鬟、婆子。原来,这会儿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熙凤等人都在。
众人见李莞纷纷问其脚伤,李莞笑道,早好了。
李莞又问宝玉:“可好些?”
宝玉欠身起来,道:“好多了。”
一旁的薛姨妈问:“想吃什么?只管讲。”
宝玉笑着道:“倒是想上回做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了。”
宝玉说的小荷叶儿,是新出的荷叶尖;小莲蓬儿,也是嫩莲蓬米。这两样虽然不稀奇,但是入宝玉碗里的,便是刨光整个荷花池挑出的嫩尖儿。在外哪里能吃得到。
这大概就是宝玉拒绝去外边书院念书的主要原因,不说旁的,肯定带不了这么一大家子围着他转了。李莞如是想着。
贾母便一叠声叫人做去。
王熙凤道:“我记得有四付汤模子,是交给谁了?多半在茶房。”
李莞道:“四付汤模子,我交给管金银器的了,传上来吧。”
府里如今重要的、贵重物品,都在李莞的人手里保管着。这四付银汤模子,价格不菲,光做工都了得。
薛姨妈先接过来,是个小匣子,里边装有四付银模子,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各种雕饰,有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共三十四样,精巧无比。
薛姨妈笑着道:“你们府里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样的。若不说,我都不认得。”
李莞刚来荣府时,也不认得。宝贝凤凰蛋宝玉一声想要的东西,就是变戏法也会变出来。
宝玉这次受罚重了些,但是不冤枉。对才见了一面的戏子琪官,也就是蒋玉菡,互相换系在腰间的汗巾子。也不问问对方的来历。结果那琪官是忠顺王府的伶人,还甚合他家老人的心意。琪官一不见踪影,忠顺王府的人首先就想到了宝玉,便来要人。
贾政的一通板子,事情就这么翻篇了。众人对其依旧呵护备至,宝玉的生活质量没有任何下降,他当然不愿意一个人去大老远的书院读书。
王熙凤吩咐厨房,立刻拿几只鸡,再加些东西,做十来碗汤。
王夫人问:“要那些做什么?”
王熙凤笑着道:“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做,今儿宝兄弟提,就做给大家一起吃,连我也上个俊儿。”
王熙凤其实还是很周到的一个人,她在场时,会把每个人都照顾到。反正是管中的银两,便宜人情。
贾母笑着道:“猴儿,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
众人皆笑。
贾母还是很宠王熙凤的。其实府里的人都挺宠王熙凤,如今李莞也在其中。
至于当初李莞之所以从熙凤手里拿过管家权,是因为当时王熙凤财迷心窍,放印子钱,违法了。家大业大,更需要把身立正了。
宝钗在一旁笑着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去看,凤丫头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
话说薛宝钗来了这些年,对王熙凤一口一声“凤丫头”就喊了这些年。
王熙凤显然是不高兴的。
薛宝钗借压低王熙凤,抬高贾母,贾母并没有对其另眼相看。
贾母耳聪目明,不需要拉一抬一地捧。她跟小辈儿们笑闹一会儿,就起身去吃饭。
应着今儿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