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自视语气还算平缓,谁知赵姨娘却像进了衙门一样,吓到连声道:“她跟环哥儿再也不敢了。”
李莞本准备了好些口舌,软的话,硬的话,都备下了。没有想到竟然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说服了她。
见赵姨娘抖如筛糠,想必往后也不得再造次了。
贾家学堂换了个严厉到贾兰都畏的先生,一时间学风大变。抱着来混的心情的子弟,说什么都不肯来了。而愿意在贾家私塾读书的子弟,也有了一个清净的读书环境。
尽管李莞的外号,又多了一个“活阎罗”。贾家诸人待她倒是如赵姨娘这般,只是更加敬畏了。李莞的地位依旧稳如泰山。老太太挺她,府里姑娘们、凤姐亦是如此。
相传近日,珠大爷跟珠大奶奶,夜夜琴瑟和鸣,如新婚一般。诸人更不敢轻慢她。说起来,人家夫君都不介意,外人倒是吃咸鱼蘸酱油,多管闲事了。
*
在说黛玉这边,那日李莞回去后,她清理桌上的字画,发现有一个卷轴卷的方向不对,不是她卷的。那个卷轴正是她思念李岩时画的。
黛玉房里的丫头们都说没有动过桌子。黛玉便想起,她跑出去看纱屉子的大燕子时,身后似乎有响动。当时她没有在意,也没有回头去管。
想必就是这个时候,卷轴掉了,被重新卷起的。
当时屋里只有珠大嫂子。珠大嫂子可是李岩的亲姐姐,看着他长大的,怎么会认不出画中之人?
珠大嫂子看后,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将卷轴归位。此后,便再也不提。
原本珠大嫂子还在试探来着,现在是连试都不试过了。
珠大嫂子必是看透了她的心思,也就不再试了。
黛玉越想越觉得,心直跳的。
等李岩哥哥下次回来,珠大嫂子要是把画的事情跟他说了,那可真是……没法再见他了。
黛玉想见见李莞,却又听说,府里来了个胡说八道的道婆,把珠大奶奶给讴着了,珠大奶奶不大见人。
黛玉曾走到李莞院里,见屋子大门紧闭,便想迟些再来找她。
再过了几天,李莞春风满面地出现在了黛玉面前。
两人约着一起游园子。
走到翠烟桥,山坡上高处拉着帷幕,有匠人在里头种树。但见一面容清秀的男子,坐在山子石上。那人是贾芸,李莞认得。王熙凤将监管种树的差事交给他了。
一生得细巧、干净的小丫头,抱着喷壶,正好路过,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她又不经意间抬手将一帕子落在地上。
黛玉正要喊那位小丫头。刚刚在石头上坐着歇脚的贾芸起身,便走过去,把帕子捡了,望着那小丫头的背影好一阵。
黛玉便敛了声。
李莞笑而不语。那小丫头是林之孝的女儿,原名林红玉。后来说她犯了宝玉的“玉”字,便改名为小红。
小红是个很有主见的丫头。她本是在宝玉处,但宝玉房里由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几个大丫头把持着,小红压根就进不了屋里,只在屋外干活。她在宝玉那里看不到前路,于是就转向了贾芸。
贾芸倒是小红不错的选择。将来远离宝玉屋里那是非之地,两人共守一个家,相濡以沫一辈子,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前边风大,我们回去坐坐。”李莞道。找个借口回避一下,给谈恋爱的年轻人腾些空间。
黛玉见李莞待小红跟贾芸十分宽容,她心中端着的小鹿也就放下了。其实,被珠大嫂子知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