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李莞未出阁时居住的绣楼,现重修了,给李家二房李婶的两位庶出的女儿在居住。

李家的清楚和明白,让林如海直觉得神清气爽。林如海打进李家的那一刻,便在心里赞不绝口。

现在的贾家,虽说跟原来王夫人管家时是大为不同。贾家原来的管家班底,基本也来了一次大换血,但硬件设置不大动过。主要因为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大愿意再大规模动她现在住的地方。此外,李莞嫁过来后,先是有了兰哥儿,现在又怀了第二个孩子,也没太折腾。贾家跟原来的寅吃卯粮相比,是好些;跟李家这样治家清明的家庭比,还需要时间。

李守中跟林如海,一个是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祭酒,一个是探花郎出身的圣上钦点的巡盐御史。适逢谈到琴棋书画,李守中跟林如海竟有了共鸣。两人彼此间的称呼,从“李祭酒”和“林御史”,变成了“李兄”和“林兄”。

李莞的母亲本想李守中就着林如海来京之际,提提李岩的事,被李守中回绝了。一来林家的姐儿还有小几年及笄;二来李岩被大将军点了偏将,来年要开拔西北。最重要的是,李家曾经给也是李莞定了亲的。然而早早定下来反而让李莞的婚事更周折了。虽说后来还是殊途同归,李莞跟贾珠如今也是和和美美,但李守中觉得做长辈的在儿女婚事上的不得当,到底还是亏欠了李莞。

因此,李守中跟林如海彼此都心照不宣,约着每年年末林如海来京述职之际,二人琴棋诗酒茶。

且说林如海述职后,身上还有公务,便先返回了扬州。贾敏、黛玉、小林奕则在荣府过年,待年后天气暖和了,再回去。

李莞的月份渐大,已经显了怀,便更不大出院子了。听闻住在梨香院的薛姑娘有恙,便让素云带了些东西,替她去探病。

素云回来后,便对李莞讲她在梨香院的见闻:“回大奶奶,原来啊,宝姑娘打娘胎里带了一股“热毒”。也不是大事儿,天气转暖就发了两日,现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知道了。”李莞淡淡的道。

薛姨妈一家住梨香院的这段日子,其实李莞跟她们是不来往的状态。

一来,李莞刚嫁过来的时候,薛姨妈可是帮着王夫人挤兑过她。在外面买了样貌娇美的丫鬟,要往她房里塞。亏得贾珠跟她两口子一条心,怎么都不肯要薛姨妈送的丫鬟。

忘记和原谅欺负过自己的人,那是真正的对不起自己。李莞心里有笔账。

二来,薛蟠身上有命案,相当于埋了个雷。李莞跟贾珠都打算合适的时候,把薛家清走,倒时候可能也免不了红脸,索性平时连面子都懒得装。

不过,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一码归一码。薛宝钗现在也不过十三岁,放到现代社会,刚刚读初中而已。听到她病了,派个人问问,也是情理之中。府里上上下下的眼睛都亮着呢,珠大奶奶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大奶奶,奇就奇在,宝姑娘这个“热毒”,说是吃凡药不中用。还是一个秃头和尚,给她弄了个海上方,配个叫“冷香丸”的药丸子才能医。

那冷香丸的配制可复杂了,什么春天开的白牡丹,夏天开的白荷花,秋天开的白芙蓉,冬天开的白梅花……可这些花通常都不是白色的,到哪里去寻这些个白色的花?还只取花蕊,要足足十二两呐。

活药丸子的水,还要雨水节气那天的雨水。要是遇上那天不下雨,那不就配不成丸子了?还要什么白露那天的露水,霜降这天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哪有这么巧的,什么节气就来什么。”素云道。

李莞失笑,“听她们胡咧咧,生意精不都是值一个钱的,恨不得吹成值一百个钱呢。”

素云也笑了。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薛姨妈说谢谢您关心宝姐儿,她要感谢您呢。”素云道。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