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结果,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的算盘都没太如意。

负责采买的林之孝,一针一线都登在账上,旁人也难得在他那里弄巧。

赵姨娘即将临盆,想找公中支钱,找个好一些的稳婆接生。王夫人特地跟管账的吴新登交待,赵姨娘除了一个月二两的月银,多一文钱都不给。谁知,赵姨娘也学精了。她找的是林之孝家的。林之孝拿着赵姨娘的账单跟珠大爷写的“一根毛笔”的账单来报账了。

这年的三月三,赵姨娘诞下一女,取名探春。

探姐儿没出月就病了,王夫人瞅着空中就说赵姨娘不会照顾孩子,苦了孩子,就把探春给夺了过来。

这一年,再除了贾珠提了正五品的翰林院编修;大房拿银子给贾琏捐了个五品同知,余下到李莞耳边的,就是些鸡毛蒜皮、婆子妯娌间的事儿了。

比如,王熙凤把自己陪嫁来的四个丫头中的平儿提做了通房。把另外三个没有经过王熙凤的许可,就跟贾琏有了首尾的,发卖了。

年末,李莞诞下一名男婴,取名贾兰。老太太跟二房上下都欢喜,荣府又添了一代人了。

贾珠更是无微不至,李莞安安心心做了月子,母子都养得好。

待到李莞出了月子,林之孝家的就上门了。“大奶奶,您是不知道,府里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

李莞让素云把贾兰抱出去晒晒太阳,便问林之孝家的:“定是我生养期间府里生了事儿,妈妈慢些说。”

林之孝家的道:“大奶奶,您生养兰哥儿这阵子,琏二奶奶管家,扣着我们的月钱不发。可是苦了我们这些做活的人了。”

李莞这边,底下人都念她养胎,一般的事儿都不讲到她这里去。

李莞问:“琏二奶奶是一直欠着你们的钱吗?”

林之孝家的道:“倒也不是一直欠着。本是月头要发的工钱,琏儿奶奶月尾才发。中间这一个月,听说琏二奶奶拿着钱去放印子钱收利钱了。”虽说琏儿奶奶只是拖后发月银,并不是不发,但是普通人家,上有老小有小的,等着月钱过生活呢。

“妈妈且先家去,这是我跟珠大爷商量一下。”李莞道。回头又让素云给林之孝家的抓了一把钱,请她喝茶。

李莞前世看电视剧的时候,弹幕上有深扒过原著的。李莞还记得,有的网友说,王熙凤放印子钱,赚高利贷的利息,借着家族的势力,弄得老百姓卖儿卖女。还有网友说,明清时候的高利贷是违法的。

前世下饭的剧情,如今生活在其中,也不是吃瓜看戏的心境了。

李莞待贾珠一回来,便跟他讲了今日林之孝家的跟她说的事。

“朝廷规定超过三分利,就犯法了。我手里不但捏着王熙凤敛财的证据,连那吴新登在外放的印子钱也一同查了出来。只是……”贾珠转着手里的茶杯。

原来贾珠早就在查王熙凤了,只是念着李莞在生养期间,没有跟她讲。现在是证据确凿了。

这个世界的三分利以下,衙门就不予以干预。相当于30%的利息。朝廷对民间个人间的借贷宽容度算比较高的。然而,王熙凤、吴新登放出去的利益已经超过这个范围了。

贾珠不止一次提过,爷爷荣国公在世的时候的好光景。那时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