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体贴地解下贾珠的斗篷,里边是湖蓝色的官服。

“娘子是想我写诗,还是作画?”贾珠一手提着毛笔,一手挽起袖子。娘子曾夸他的字跟人一样好看,这让贾珠心花怒放。时值年末,应酬也多了,陪她也少。今儿定好好表现一番。

李莞笑着道:“今儿既不写诗,也不作画。今儿咱写账单。”

“账单?”贾珠不知其意,但依旧宠溺地道,“娘子要我写什么,我就写什么。”

李莞拿出一张写了字的纸,放在贾珠面前。“夫君就按照这个写。”

贾珠定睛一看,李莞给他的那张纸上写着:宣纸一张,共写十份;毛笔一根,共写十份。

“娘子,这是为何?”贾珠有些哭笑不得,他从未这般写过。

李莞便把吴新登在报账上为难林之孝的事,一一讲给贾珠听。

“娘子是想林之孝报账的时候,带上我的东西?量吴新登不敢拂我的面子。”贾珠笑着道。

“正是正是,夫君果真是传说中的张九龄现世。”李莞捧着贾珠道。张九龄是唐朝的神童,后位及宰相。贾珠十四岁中秀才,被他的朋友誉为“贾氏九龄”。李莞今儿让给皇上写奏章的贾珠,给她写这样的账单,还要一张纸,一支笔的写,得好好地夸夸。 w?a?n?g?阯?f?a?B?u?y?e?ì????ü?ω?ε?n???????????.??????

贾珠被李莞夸得心情极佳,一连写了二十份账单。不但留了他的名字,还盖了的私印,最后问李莞:“若是不够,我还可以再写。”

李莞捏着一大叠账单,连道:“够了够了,可以够林之孝一家用好久的了。”

贾珠写完账单后,又开始写奏章。年末,皇上让各官员,针对实事,针砭时弊。

夜已深,外边大雪纷飞,屋里炭火飘香。李莞照例端了补汤来了。

贾珠拿着勺子舀着汤,眼睛却盯着书本。一连喝了几口,发现不对劲儿,低头看了看小盅里的汤,黑黢黢的一碗。“娘子,可是又炖了乌鸡汤?怎么跟往日的味道不太一样?”

李莞道:“昨儿太医来跟老太太请脉,顺便给我也瞧了一把,就有这个汤了。说是生津补气的十全大补汤。”

贾珠顿了顿。等等,太医给宫裁拿了脉,然后又给我开了汤药,这是什么意思?还有,生那什么的补那什么的……

贾珠心想,成亲数月,还没有孩子,想必宫裁压力也不小吧。

不过,那汤是太医开给李莞的温补药方,太医说都可以吃,李莞便给贾珠也熬了一份。

她白天被报账的事儿耗尽心力,根本没有想到贾珠所思的这一层,继续说着:“太医说,这十全大补汤,老少皆宜,经常喝,能强身健体……”

话音未落,她就被贾珠拉了过去。

书房的灯熄了,月光从窗户纸照了进来,照在书房暖炕头前的一盆兰花上。

*

再说林之孝得了贾珠的墨宝后,便取了一张,跟琏二爷大婚席面的账单搁在一起,找吴新登报账。

“让我好好看看。”吴新登拿出眼镜,往鼻子上一挂,细细地看着账单。

林之孝嗤之以鼻,心想着,猪鼻子插大葱,装的哪棵蒜?谁不知道吴新登原来在王家就是个喂牲口的伙计。因其嘴皮子会哄人,被王家请来的先生教得略识了几个字,来贾家就管起公中的账了。

吴新登看完如流水的席面儿,什么螃蟹二十筐,活鱼五十条,肥鸡一百只……突然,他看到一张纸上写着“一支狼毫笔。”那字苍劲有力,字体隽秀如兰,跟其它账单上的字完全不一样。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