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倒是准确的。
就是这起名……
小玫瑰,谁教你这么给书起名的?!不会起别起!
*
吴秘书记得,之前总有人讨论,小玫瑰在写恐怖类型之前,是写什么类型作品的。
[首先否定掉大男主爽文!啊啊啊啊,都太憋屈了!给我乱砍乱啥啊!怎么结尾全都是悲剧!]
[是的。主角一个个都好普通啊,普通人都感觉。一个挂也不给开,完全被反派给拿捏死。]
[悬疑吧,这几篇都是悬疑啊。看着也挺熟练的。]
[嗯,看着像是悬疑推理。可能还有点犯罪元素。]
[爱情……?算了,当我没说。小玫瑰写的亲情爱情全是be!我怀疑他就没有心!]
[没准是被渣A渣O给伤害了呢。所以出来写鬼故事报复社会。(坏笑)]
[嗯,没错,是我这个渣O狠狠抛弃了他。这就带老公回去,让大家见笑了。(害羞)]
之前吴秘书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小玫瑰之前写的应该是悬疑推理。
但是看完《鬼久学校》之后,却又隐隐想到了一点其它的东西,不找边际的东西——
“科幻。”
当然这并不是说,小玫瑰的写的是科幻片。毕竟,只要长了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来不是。
吴秘书只是觉得……这种幕后的构思方式很像。
他在给淮城南做秘书之前,做过两年编辑,且接触的就是传统硬科幻型作者。
科幻按照对科学元素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硬科幻,和软科幻。”
硬科幻,以严谨的科学技术为主题,着重写未来科技,表达科技之美,并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思辨。
软科幻,科学技术只是背景板,主要是来探讨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人文主题,可能含有超自然元素。
《鬼久学校》,除了没有科幻元素之外,它倒是很像是第二种软科幻。
假设“愧疚式教育”不是一种心理学概念,而是一种科技。
小玫瑰利用这种科技,来作两个内核设置——打算盘、共感。
这种科技有以上的两种效果。科技就是骨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背景、人物,往里进行填充。
毕竟在大多数科幻作品里,人物只是工具人,一切都为了表达科幻点子而存在,使得故事发展有戏剧性即可。
通过一个故事,来探讨这种社会家庭现象。这不就是《鬼久学校》吗!
简直完美闭合!!!
“概念性鬼故事”不是传统鬼故事,在这里,恐怖不是它的目的,而是它的手段、它的影响。
所以,谁敢否定说小玫瑰以前肯定不是写科幻的呢?
*
推理完毕。
天马行空的推理分析,会始终让他热血澎湃。
吴秘书兴奋得忘记了看睡觉时间,在#小玫瑰以前是写什么类型小说#的这个话题下面,默默发了一句:
Green吴:“我猜小玫瑰以前是科幻作者。”
果然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质疑:
[哥们你扯犊子呢?]
[眼睛瞎啊……哪来的科幻你告诉告诉我……这都快赶上玄幻了……]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