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梁三泰那双圆眼最后在阮忠良身上停顿一瞬,才笑呵呵道:“里面这位就是姜采女。”

姜采女?

众人心里不管什么心思,嘴里都要夸上一句。

“看来这宫里面又要多一位娘娘了。”

等人都走了,梁三泰才端着茶盏进入御书房。

郑定国刚刚开了个头。

“陛下明鉴。”

“今岁实不凑巧,原本乌城戍边将军刘明益重病不治,忽然撒手人寰,时任副将的徐丰年脾气太柔和,以致边关士兵散漫怠惰。”

徐丰年是徐德妃的堂兄,今年二十有八,本来是被忠义伯硬放去边关历练的,他没真正领兵打仗过,那些见惯了厮杀和血泪的戍边军根本不听他的。

徐丰年相当于被架在那里,管又管不了,回又无法回,非常尴尬。

“臣之前上过奏折,也同陛下议论过此事,本来准备待慕容少将军平息甘邑战事,转调乌城暂代乌城刺史一职,熟料武将群情激奋,不满慕容家掌管边关两镇军务,最后只能就此做罢。”

当时调令还未下达,武将却已悉知,定有人走漏了风声。景华琰非常不满,却没有当即发作。

他一贯谋而后定,为国为民为长久之计,若只看一日一月得失,非智者也。

因此此事当时没有发作。

景华琰只让郑定国从兵部调任一名职方清吏司郎中,至乌城协助徐丰年一起督管戍边卫事。

这位郎中名叫陈渊,他是从军队中历练上来的,身上军功累累,因伤病才转入兵部任郎中。他手腕狠辣,雷厉风行,有他在,乌城的戍边军军纪有所好转。 网?址?发?布?Y?e?i????????€?n?2?????????.??????

直到八月。

边关战事再起,鞑靼数次进犯,一次比一次凶猛,几次三番险些攻破城门,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景华琰便直接命忠义伯徐闯带兵戍边,暂管乌城戍边军调遣。

当时下达的圣旨,是彻底把鞑靼打回兰特草原,让他们再也不能进犯乌城。

景华琰登基之初,徐闯已经声名在外。

他少时便从军,屡立战功,在军中颇有威望,因此在景华琰初登基,需要选用自己势力,用以对抗文官党阀时,第一个便选中了他。

文武对抗古而有之。

景华琰对其家族的恩赏,便是德妃的份位,还有不断降下的赏赐。

然则五年过去,徐闯也不再是当初满腔热血的忠心将军了。

权柄在握,数万兵马随意调遣,粮草军费千万两过手,他还是被这荣华富贵蛰了眼。

郑定国都看在眼里。

他心知这位陛下的心性和手段,每逢有暗折递上,他就会直接呈报到陛下面前,绝不私藏袒护。

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几十年为官之道,他只参透了一个道理。

做纯臣,孤臣,才能长长久久。

先帝时暂且不论,如今这位陛下,是绝不容忍旁人背叛的。

每个人可以有私心,可以有更多筹谋,但不能包藏祸心,枉顾人命,不能放任百姓颠沛,自己饮酒作乐。

与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来说,国朝为先,百姓为先,责任为先。

一个朝臣若是这三点做不到,那就干脆直接杀了事。

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若是事事都要在乎,那就一事无成了。

郑定国就是看懂了他的意思,才安安稳稳做他的纯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