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苏金好在旁边听着,没好气地拍了一下丈夫的肩膀:“怎么和警官说话的?”

而后,她又堆着满面笑容问道:“我们积极配合警方破案,有没有好市民奖?我听说,得好市民奖还能领奖金!”

苏金好指着朱大雄的腿,怪他不争气。

以前在集装箱厂工作,后来集装箱厂倒了,他只能转行。现在,在工地里干得好好的,吊机上的钢筋突然松了,他倒是灵活,一个打滚避开,结果把腿摔成这样。

黎叔笑了一下,收起笔录本:“没摔到脑袋已经是万幸了。”

“那倒是的!”苏金好一脸赞同地附和,“如果摔傻了更麻烦。”

两位警官要离开时,在病房门口碰到两个提着营养品来探病的人。

祝晴侧身让开,当身后传来苏金好的大嗓门,才意识到,他们是来探望朱大雄的。

“这是补品,你们拿着。”

“养伤急不得,得慢慢来。”

“你倒是机灵,知道趁没人偷戴工头的头盔,要不然——脑壳子‘啪叽’一下,直接开花了。”

苏金好和朱大雄赶紧赔着笑脸。

“头盔都放在那里,一不小心就拿错了……”

“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大雄真没有这么多心眼。”

出了医院的门,祝晴问:“黎叔,工头用的头盔,和普通工人用的不一样吗?”

“工头用的是加厚PVC,普通工人就是再生塑料,再往上一些,开发商的金头盔内衬有真皮护颈的。”黎叔哼笑一声,“一个颜色一个阶级,你以为呢?”

……

祝晴和黎叔回警署时,还没到中午。

他们先将查到的消息汇报给莫振邦。

莫sir的面前放着两份笔录,一左一右,都是当年案件目击者朱大雄的口供:“雨夜、从后勒颈……”

“我问过法医科,勒痕倾斜程度相似,代表身高、施力方式都一致,当然不能完全排除巧合,但按照数据推算,一年前和一年后的凶手很可能是同一个人。”祝晴将法医科报告递给他。

莫振邦翻开报告:“按照倾斜角度,推断是身高五呎一左右的成年男性?”

“朱大雄看见的那个凶手,也是五呎一左右。”黎叔补充,“虽然目测难免有误差,但朱大雄自己也是差不多的身高,作为参照,应该出入不大。”

一年前的案子,警方在现场找到那枚小刀。

当时照着这条线去查,没有任何收获。

“假设去年那起案子,就是不久前发生这两起连环杀人案的起点。”莫振邦沉吟片刻,“凶手带着这把小刀,是为了刮去死者马国华的眉毛,但因为突然被打断,没来得及完成‘仪式’。”

“凶手差点暴露,才暂时停手。”

“直到一年后,又有什么刺激了他……于是他选了一个雨夜,重新犯案。”

莫振邦放下法医报告和笔录:“调取马国华案的证物。”

也就是那把小刀。

案件调查到现在,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黎叔的眼底闪过一抹喜色,莫振邦倒从容平静,敲了敲桌子,斜祝晴一眼。

“愣着干什么?”

祝晴:“不会。”

莫振邦快要气笑。

理直气壮的“不会”,也不知道虚心求教。

一个个的,真不让人省心。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