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魏夫人没看出什么端倪,倒是悠悠一叹,没再放在心上,随口道:“想来是巧合,那位故人家早已落败,她家的厨娘怕是也已归乡。”

魏观心中似有所感,他抬眸询问,“不知是哪家故人?”

第55章

魏夫人的笑容渐淡了,轻轻一叹,似在惋惜,也似感慨,“是陈家。”

姓陈的人家虽多,能被她用这样神情说出来的,也只有那曾有婚约的陈家了。

魏观何等聪明的人,岂能不知?

几乎是魏夫人开口的转瞬,他就对上了,眼皮微阖,掩去眸中深思。

魏夫人见他不语,只以为他还在介怀退亲一事。

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即便知道儿子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忍不住一再解释,“陈家家风清正,只可惜时运不济,一家散得差不多了。我还记得,那家女孩是个难得一出生就生得白净的婴孩,我一看就欢喜得很,她爹当年还是先皇钦点的探花郎,她如今大了,也当是个美人儿。

“唉,可惜你祖母不喜这门亲事,一再以绝食相要挟,你爹迫于孝道,只能失信。

“我也做不得什么,勤勉侍奉姑舅是为人妇的本分,只好多给她们家一些银钱田地傍身,就连陈家在汴京的祖宅,我也大费周章的赎回来了。虽说是退婚,但我们家也不算对不起她们家了。”

魏观没有附和,他的神色始终如一,平淡道:“既是旧约,理当履诺,岂能因门庭败落而毁约。”

他平静叙述,并没有情绪激动的责怪。

但,从始至终都传达着一个意思。

除非对方家中也是坚定退婚,而非被权势财帛所迫。

否则,退婚,他不认。

魏夫人见儿子这么说,他又在外游历几年,母子俩礼数有余,亲近不够,最是盼望能和他不再有隔阂,所以她当即附和,做出叹息愧疚的模样。

“是啊,可惜如今也寻不到她们了。那祖宅她们一家并未入住,听闻是长久的租赁给了他人,许是当年的事吓坏了她们,如今已不敢在汴京露面。

“否则,每逢年节,我也可遣人去拜会看望,送些礼去,不枉两家当年情谊。”

魏观不置可否,只垂眸听着。

他坐在魏夫人的对面,与门庭相背,屋外的亮光射洒满地,恰好落在他肩背上,蒙起薄薄白光。

身后的光刺眼,愈发使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魏夫人心下一怔,她总觉得这个儿子愈大,对她愈发尊重,却也愈琢磨不透他的心思。

倘若能为他娶个与自己亲近的妻子,兴许会好些?

枕边人到底是不同的。

她那婆母恐怕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死乞白赖想要把侄孙女嫁来,哼,商户人家也不看配不配得上参知政事的门第。而且那小娘子她见过,生得两分颜色,行事矫揉造作,满脸都是小心思,自以为没人能察觉,也就是她那位婆母眼明心瞎,才会被哄得分不清南北。

魏夫人早些年跟着魏相公外放,在任上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