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还敢安坐占位。

于是,一个个都开始点菜。

有的呢,就是为了珠子,菜点得抠门,有的呢,则是觉得天上都白掉珠子了,吃点好东西犒劳犒劳自己也无妨。

横竖不论怎么吃,都越不过捡珠子挣的钱。

于是,一道道菜在众人的围观下,被端上桌。

既是油饼店,自然少不得现支锅油炸的油饼,焦黄酥脆,面糊从中间鼓起,形成铜锣状,油香勾人。

还有油条和油粿,油条皮脆有韧劲,越嚼越香。

油粿是米磨成浆后,一层层上锅蒸,足足蒸够九层,色泽如羊脂玉温润,切成块裹了面糊油炸,外皮金黄,咬着脆响,里面口感却腻滑易散,口中米香浓郁。关键是这玩意顶饱,不比油条和油饼都是虚的,它入口砸实。

这三个能单买,也可以每样稍少些一块买,称为油炸三拼。

除了油粿稍贵一些,一块要六文钱,其余都便宜,油饼一个两文,油条半根两文。

若是点一份油炸三拼与一碗豆乳,只需要十文。

看热闹的人少不得点评。

“这样一份早食,倒是比吃碗馉饳要好。”

“顶饿不说,也不贵。”

一旁有挎着竹菜篮,另一边手牵着孩童的灰蓝布包髻妇人,孩子闻着油炸的香味,自是禁不住馋,目不转睛地巴望着,一个劲的晃妇人的手,喊着娘。

灰蓝布包髻妇人低头问小孩话,小孩又不肯说想要,只道好香,用黑白分明的眼睛问什么这么香。

做娘的,又有哪个能不清楚孩子的小心思。

见状,妇人用冻得泛红的手掏出了十文钱,喊道:“店家,我不进去坐,只买你们一份‘油炸三拼’,可不可行?”

外头围的这些人,才是王婆婆真正想招揽的客人。

闻言,她哪有不依的,当即拿了个盘,把油条、油饼、油粿和一碗豆乳递上去,热切道:“娘子不如也尝尝,这滋味好得很呢!”

这些东西都是刚炸出来的时候最香,尤其是凑近一闻,多少被勾起些馋欲。

不少人还未用午食呢,何况汴京中人大多都上工做活,兜里有余钱,虽说是看热闹,那凑个热闹尝尝味也无不可嘛?

于是,又有些人从众点了份尝尝。

说是难得的珍馐美味自然不至于,可它便宜啊,吃着还香,谁能不喜欢?

原本炸东西的活,都是交托给万贯的,这个简单,也没什么功夫,最适宜她来做。

结果围着周围看热闹的人太多,尽管不是人人都买,可也叫万贯炸了以后,都来不及沥油,一刻都没得闲。

这哪行?

一块油饼可是才卖两文钱的,不把油沥了,哪还有赚头。

元娘直接上手干活,和万贯一个炸,一个把东西装起来收钱,不像先前那样手忙脚乱。

不一会儿,支起来专门炸东西的锅边上放铜钱的盆子都半满了,堆叠得像是山峰。

也有人觉得光吃油炸之物不易顶饱,搭了肉馒头吃的,这些本该做早食的东西倒是卖得快,可是其他的就不成了。

还好里头坐了真正会吃的徐家阿翁,他是一早等着开店门就带着孙女徐承儿往里头一坐的。

比起那些微末的东西,他更知道什么才考验王婆婆的手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