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限篇幅字数、不拘内容格式、不论题材文章,只要紧扣主题【民】,不管是从百姓治理、田地耕作、商品买卖还是读书教化,便不算跑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不好对付。

首先,这个题目给的就太宽泛了,能写的很多很多,正因如此,想要写得出彩,写得鞭辟入里,使人深省或拍案叫绝,能入得了柳佘的眼,这就太难太难,多半还是中庸为主。

其次,他们多半是家世极好的世家贵子,平日里不说章台走马,但也不会和百姓多接触什么,他们所知的多半来自于书籍,一个不慎就容易写得“假大空”,如何入题?

对他们来说,交任务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出彩,力压旁人!

姜芃姬自然也看到这个考题,眉心蹙了一蹙。

柳佘这个考题,能说简单,也能说太难,着实有些刁钻。

民,字从尸从氏。

尸,可意为身体无法动弹,引申为不迁徙、不移动。

氏,寄给意为国、族。

二者合一,即为百姓。

要是发散思维来想,民不仅可以解读为百姓,亦可以解读为国计民生。

从这二者再联系,与民有关的衣食住行都能纳入思考,像是读书、富国这样的国计民生也能作为入题的点……更加重要的是,柳佘给了题目之后根本不给其他提示,学生也很懵逼啊。

要是能知道柳佘内心的偏向,他们也好琢磨重点,迎合对方的口味。

诸多士子颇感为难,那些副考评官见了,心中虽有异议,却也没有说出来。

人家关心百姓、关心民生,性格务实,他们还能说什么?

看到这个题目,卫慈小弧度地勾了嘴角。

他很确定,这个柳佘有问题,不过总得来说,似乎也不那么讨人厌。

题目已下,士子之间也不好交流讨论,诸多考评官在上面盯着,只能各凭本事。

其他人还在想着柳佘偏好的时候,几名士子已经开始研磨铺纸,提笔书写。

柳佘眼睛扫了一圈,动笔的基本都是他预料中的人选,心中不由得暗暗叹息。

人家凭本事名留青史,自然有一定道理的,这等天赋羡慕嫉妒不来。

他稍稍绕了一圈,目光扫了扫那几人书案,不由得点头。

他给出的题的确很宽泛,但只要不离开“民”,基本不会跑题,与其贪心想要以短短篇幅陈述无数的内容,导致文章空乏,还不如攫取一点着重阐释,以点破面,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道理懂了是一回事,能不能写出一点儿干货又是另一回事。

有的人已经明白柳佘的意图,但等落笔的时候,却发现写不出实锤。

以他们对柳佘的分析,这人算是实干派了。

吹捧得天花乱坠有什么用,人家说不定更加稀罕那些懂农业水利、勤劳能干的。

当然,这些人还算有自知之明,更多一些人则是不屑一顾,没人不会喜欢听好话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怎么了,总考评官看得舒心就好……所以,也不乏有喜欢卖弄才学文字的傻瓜。

诸多士子,柳佘最在意渊镜先生的几个学生徒弟,与预想中没有太大出入。

光从文章内容来看,其实也能摸索出这些人的脾性。

唯一令他惊讶的却是卫慈。

这位渊镜第四徒……貌似也不像阿敏说的,只有那张脸能拿得出手了。

程靖稳重务实,关注农耕水利;韩彧正气开明,文章与刑律有关;吕徵看似中规中矩,但文章深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