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逃避是没法逃避的。

双方坐在这里,就是要促成交易,同时让己方利益最大化。

面对法方这个意向。

中方能做的无非是来软的、来硬的两种办法。

软的就是加钱,同时找到各种合适的理由,但失败了。

硬的,比如“日方比你价格低, 德方自动化更好维护”等理由,假意考虑第三方, 施压迫使对方让步。

再就是林巧枝提出的,“咱们试着破解CPE机组为何能生产异型管这条技术逻辑链看看?”

谈判团队听到她的想法,也是先自己吓了一跳,没有这样干的!!

而且林工你说的,会不会太理所当然了一点……跟吃个包子似的。

但相处下来,还就发现了,对林巧枝来说,她觉得机械简单质朴,人情反而难得多。

谈判组:“……”

会不会有点倒反天罡了?

为什么别人不这样干?难道是他们不想吗?

独家技术优势的厉害之处就在“独家”。

被破解了,这个优势就会顷刻间荡然无存。

哪怕只是个苗头,也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因为,即便中国暂时做不出,别的发达国家呢?

技术领域的更迭和厮杀,就是如此残酷。

林巧枝整理了一下思路,代表中方谈判团队主动出击道:“贵方强调CPE的异型管能力源于‘挤压成型’,但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动态变形补偿’吧?”

杰勒米背脊后爬起了一层细密冷汗,思绪都要被捣烂。

为什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中国女人是魔鬼吗?是女巫吗?谈判中难道能窥探到别人的心声吗?

林巧枝精准的、犀利的点出对方承诺的:

“如何在缩口率>30%时仍保证管端不褶皱?”

“贵方的模具,在异型管轧制的过程中,允许的弹性变形量是≤0.05mm?”

“贵方是否是用‘摩擦因子逆向补偿模型’抵消非对称轧制力?”

林巧枝的声音不疾不徐。

还带着点思考的缓慢。

但落在法方谈判团队的杰勒米、瓦奥莱特等人耳朵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已经对这个声音有点条件反射的难受了。

却不得不凝神去听内容。

这一听,这三句话比惊雷还响,直直的炸进脑子里。

前两条确实是他们给出的技术承诺里的内容,但已经顾不上林巧枝最后一条为什么能确认他们用的补偿模型了。

这三点,直指异型管轧制的核心啊!

分别对应壁厚均匀性、用于加强弹性形变阈值的模具材料配比,异型管精度,这三个最关键的突破点。

完成这三大核心的突破,这套技术也就攻破五六成了。

分明是海量数据里的参数,林巧枝为什么却能精准的挑出来?

杰勒米顽固地想要抵抗,却又觉得自己像是被猫踩住尾巴的老鼠,压根无力抵抗,挣扎道:“这…这些属于专利细节…”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