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当年在学校最好的同学,就在农机行业。

杰勒米一时有些接受不了:“那她不做农机了?改行了?”

“说不定只是来帮帮忙,你看她坐在旁边。”瓦奥莱特烦躁地搓了一下头发,无意识发出一个重重的嘲讽。

可能是自己也感觉有点扎心,又耸耸肩:“你也知道的,中国技术人才都身兼多职,他们太缺高端人才了,教育都还没有推开普及。”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会儿不仅是司机会开车、会修车、会补胎、会一堆技能,几乎各行业都是全能型人才。

像是胡开记,从翻译、到管理、到外贸……都是一把抓,红旗厂搞出口了,去各地抢市场,从未有过这种高端农机市场经验的他,又临危受命,现学现用。

缺人啊!!

搞化学的去打仗,搞无线电,电报,打完仗,又回来研究造火箭炮;又或者陆军前线撤下来的,解放后去担任海军建设重任……这样的人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比比皆是。

当初听消息的时候,还能笑呵呵调侃农机行业同行两句。

现在换自己被打了,就感觉滋味不是很好受了:“做一下背调吧,看看她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得在下次谈判之前,了解清楚她的情况,才好做准备。”

谈判就在于尺度的把握,分尺之间的争夺。

连对手的深浅都不知道,就很危险了。

说多了,底透了。

还极有可能被揪住痛点。

收敛一点,就是割让城池了。

法方公司的谈判团一时有些头大,一边将消息传回国内,一边试图寻找同行支援,得到更多的消息,同时挑灯夜战整理起了新的谈判资料,商讨新的谈判策略。

***

与此同时。

中方代表团,也是聚集在一起。

大办公室,门口现在挂着“武兴钢铁设备引进谈判组”的牌子,还适宜的挂起了一些标语和横幅。

比如左边的大白墙上【下些本钱,把人家先进的东西学过来,赶上去,超过去】

进门对着的醒目立柱上,则是写着大号标语【必须兢兢业业,绝不疏忽大意】

面对自己人。

林巧枝就没有必要打哑谜了。

她简单解释道:“其实法方是在偷换概念,特殊添加剂一笔带过,想要我们误以为这种添加剂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某种特性,以达到提升轧辊使用寿命的作用……”

在谈判中,太常见了,一场谈判可能就涉及几个主要矛盾,其余次要提到的点,很容易就被大体说法转移了注意力。

成套设备的具体技术图纸,都是按吨来算的,可不像是西瓜就那么一两个点,甜、沙、无籽,就是美味西瓜了。

三个点的主要矛盾,都能老王卖瓜,忽悠一下不会看西瓜的人,更何况千丝万缕的、复杂无比的技术要点?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