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手画脚,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身后的徒弟:“……”
师父是不是有点过于好说话了,前阵子来项目里支援的起重机手,也是想提前制定路径,顺便把塔机也规划了,师父怎么说来着?
反正不像现在这样,还把人气了个够呛。
林巧枝注意到他们微微异样的表情,又看了看陆八一,忽然莞尔。
她觉得厉害了之后,周围都是好人,但其实这些人都是各有特色、各有脾气的,只是把客气的一面端到她面前。
陆八一回答得爽快。
再加上此前一次合作的默契,无形中,提升了两人对彼此的信任。
这次合作推进得很顺利。
也没有遇到什么意外和风险。
火炬头安安稳稳地落在火炬塔顶端。
在125米的高空,操作工人亮出代表成功的旗帜后,全厂欢呼雷动。
林巧枝在吊装结束的次日,就踏上了下一程的火车。
赵振云在火车上抓紧写报告,经过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两人的关系也很是拉近了一些,她对林巧枝玩笑道:“还是头一次觉得报告写不完。”
就像是现在,才在燕山石化写完裂解炉开裂的相关事故报告,现在又写起了吊装火炬头事实描述。
既要事实详尽,功劳明确,对了,还有刘副司令那边听说也要给林巧枝请功。
越想她越是感慨,“还真没夸张,要不是紧赶慢赶赶上这次颁奖给你提级,到了年底,你这些,两级真说不过去。”
林巧枝笑笑,全当是夸奖了。
也不再聊天打扰赵振云,她也拿出笔记本,整理起了此行的收获。
这已经是她出行后,写完的第八个厚牛皮笔记本了。
火车铛铛铛地响。
载着林巧枝前往下一站、再下一站。
三星评级的项目确实难度更大,复杂程度更高,还有的跟林巧枝的知识圈重叠不多。
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林巧枝没有全胜的战绩,她也不可能真的做到神挡杀神,尽管做了全部的努力,尽她所能的全部尝试,也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但不管结果如何,她本身的成长是惊人的。
业界、甚至圈外,林巧枝已是名声响亮。
——中国出了个林巧枝。
火车带她离开家乡,奔向广袤天地。
又带着她回到家乡,回到这个江河纵横、空气湿润的江城。
当双脚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林巧枝深吸一口故乡的空气,觉得浑身骨头架都松散舒展了。
车厢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能听到各地的口音。
她们一行人往外还没走两步。
就看到了红旗厂来接人的横幅【热烈欢迎全国先进工作者林巧枝归来】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í????ü?????n?2?0?Ⅱ???????o???则?为?山?寨?站?点
本来一切都正常。
不知谁多看了两眼接人的牌子、条子、木板那些,忽然用不知哪儿的方言喊了一句:“红旗厂的林工?”
第134章 红旗厂,她走出去的地方
“红旗厂?”
“林工?”
“林巧枝同志吗?”
火车站顿时冒出许多种不同惊喜的口音。
他们本就是带着目标来的, 对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相关的东西敏锐极了。
一路上日思夜想。
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满脑子惦记的都是这个事, 当然是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就像兔子一样高高竖起耳朵, 惊喜的前脚也立起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