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用塔机往花瓶里插筷子的绝技,要是去北京的话,给你亮一手。”陆八一颇有些得意自己的技术。
又把话题拉回来,解释道:“之前咱们不是一起拆卸了塔机的液压缸和机械结构吗?我们这边,边做项目边研究,刚巧前阵子有些进展了,想提高最大提升高度的话,可以用改造的履带式起重机,配置40米主臂+40米飞臂……”
林巧枝听陆八一这么个说法,也觉得契合无比,也颇有些意外地挑挑眉:“这不就是正好撞枪口上了?”
“可不!”
“会不会有适配性的问题?”
“不会的,实在不行还可以用格构式延伸臂,刚好可以通过滑轮系统补偿不足的10-20米。”
“2台重型绞车可以从两个方向分担……”
……
两人又做了一阵技术交流,都相熟,一些客套话都可以扔了,交流起来效率很高。
“所以说,差不多3-4天就可以完成了,准备一天,安装滑轮系统一天,吊装一天,再留半天做收尾工作?”林巧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做了简单总结。
听着林巧枝这个气势笃定的声音,陆八一就是觉得安心:“差不多,起重机和飞机不一样,慢又稳、好控制,真要有什么问题,咱俩都在的情况下,难道还怕解决不了?”
陆八一对林巧枝的技术是很有信心的。能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把接风宴吃成庆功宴,有这么牛的技术工人在行动中,还有什么好怕的?
就目前这个起重的逻辑来看,想要难倒林巧枝,出点什么事故,他觉得不可能。
林巧枝挂掉电话,才忽然生起一种真切的实感。
她一直在坚持的事,真的会带来变化,而且,已经正在变了。
行业内都觉得普遍做不到的事,如此轻松地就迈过去了。
说明了什么?
w?a?n?g?阯?F?a?B?u?Y?e?í???????e?n?2??????????.?c????
有短时间内的大突破!大进步!
她星星点点撒下的火种,正在一点点迎风大盛。
第131章 忽然机身剧烈晃动一下
次日一早。
食不下咽的领导们多半还同时出现了夜不能寐的症状。
大清早顶着黑眼圈就来开会了, 必须得商量出一个办法!
龙门架太慢,直升机吊装风险又太大。
但是乙烯装置的开车时间,又绝对不能再拖延了。
一个个眉头紧皱着走进会议室, 浑身凝重的气压把人吓得缩缩脑袋,小心翼翼地把茶杯放到手边, 才小声:“听说林工想出办法了。”
“林工呢?”
闻言, 会议桌前的人,都跟长颈鹿一样忙伸长脖子寻找能让人心安的对象。
“应该是快了。”副厂长秘书马上说,她也是了解清楚了林巧枝比较规律的作息,“现在多半在吃早饭。”
贴心的她,顺手给自家领导耳边低语几句, 林山雁的眉头顿时松了许多。
面对一桌人投过来的眼神,她按捺住心中焦急,气定神闲地端起搪瓷杯,用盖子撇了撇茶叶:“还是等林工来, 让她亲自给大家讲吧。”
“还卖起关子来了。”
“之前我们不是向周围都征求过方案?都说没有办法,不可能, 怎么换成林工去问就有了?”
总不能还搞区别对待的?
林山雁喝了一口, 把搪瓷杯放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再说了,她看向这一桌人,“这能一样吗?指不定林巧枝就是自己带着方法去的,当然能交流出结果。”
同样是和老虎互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