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性,整个水相体积占比8%……”
林巧枝把这些数据全部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有点怀疑确认道:“掺入水分,会让急冷油黏度变大?”
一般情况下,掺水是会变稀,黏度降低,眼下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就是水油乳化,尤其是形成了油包水型乳状液,你看就是这种。”卢当山让林巧枝看了一下,又说,“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内部摩擦变大,黏度就会升高。”
他情绪有些起伏,语气都快了起来。
林巧枝就更安心了。
多半是掺入水分的问题!
她站直了身体:“水从哪里来的?您不是说不可能有水分吗?”
卢当山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要是知道就好了:“按理说,这急冷油管路里根本不可能有水!!”
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
正在此刻。
一名相貌敦厚、作工装打扮的工人,揣着腹稿,往车间里走,寻找着人群中金发碧眼的身影。
他先辨认了一下,确认了人,才上前打招呼:“安斯艾先生,辛苦了,今天的检修和排查有新的发现吗?哦……我是这个厂的技术工人……”
他这个外语说的潦草又磕碰,好像就是这两年新学似的,跟厂里一些为30吨乙烯模具培训的工人很相似。
反正安斯艾是听懂了,对母语者来说,说成稀巴烂也能意会个七七八八:“在排查,可惜的是进展不大,不用担心,问题一定会排查出来的。”
他们确实是抱着这个信念在做事,不仅是公司赚了重金,他们此行的收入,公司给得也是极高的,无论是哪个角度看,都肯定不想最后变成烂摊子。
“我们肯定是相信贵方的技术的。”工人先肯定了一句,然后提出道:“也不是特别担心,就是想了解一下进展,因为我们的专家也在急冷油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哦。”安斯艾就是这么一听。
对中国所谓的排查和尝试,不怎么往心里去。
工人看了看,加一点码:“我们的林专家之前就解决过一些引进技术方面的问题。”
安斯艾“嗯”了一声点点头。
这工人又从别的角度说了两句,感觉这老外都没啥反应有点气人,不过这样反而不像演的,尤其是观察微表情,都发现不了端倪。
以他的专业水平看,这绝对不像是一个技术专家可以拥有的演技。
他斟酌了几秒,定睛道:“我们林专家尝试后,好像有一些新的发现。”
安斯艾怔住片刻,又看了眼前工人一小会儿,一笑:“有新的想法很正常。”
人肚子痛,医生还不是可以给出很多种可能?尤其是当排除了胃部、阑尾等常见因素之后,考虑什么都不奇怪了。
多不算什么,要准才是硬道理。
“新发现好像还挺有道理,说是温黏关系不符合那啥啥方程。”工人再放出一点点鱼饵试探,并且周围有些观察的目光不经意的飘过来。
安斯艾笑了笑,继续去拿检测仪器,操作两下,却是忽然停了下来。
第122章 这是我们技术专家,林巧枝
安斯艾其实不怎么把中方这边的技术人员放在心上。
用中国的话来说, 都是学徒。
这个国家的工业相较他们真的差太多,很难相信,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了, 这个国家路面上都看不到什么小汽车,也没有电视机, 没有高楼大厦, 甚至放眼望去,连衣服颜色都很单一,灰扑扑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