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真空的技术指标?*? 呢?去问对应单位,可能是技术问题,可能是缺少密封材料,像是法国这款引燃管用的密封材料是“氟橡胶”,而现在国内橡胶工业,只能生产天然橡胶制品。

而天然橡胶在不耐高温、不耐腐蚀方面的缺点,连林巧枝这个外行都一清二楚。

再往下挖,还能挖。

但就没有必要了。

这还仅仅只是引燃管结构+材料这些最明面的技术。

追赶这条路,他们已经足足走了十年。为什么别人不做、不追?非要请林巧枝来,为什么生生等到法国都停产了,都不自己造出来,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

不,在座每一位,没有谁是傻子。反而一位位都是技术能手,是车间骨干,是这个国家工业崛起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换句话说,这个摊子太庞大了,需要整个工业链条升级,他们的能力实在是做不到,覆盖不了,而且还研究了这么多年,林巧枝这方面的能力,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还真不见得更强。

不过,从高处俯瞰就不一样了。

山路堵死了,为什么一定要翻山越岭呢?换一个视角,飞到天上,说不定能找到间隙小路,可以找到乘舟而下的水流。

最重要的是,林巧枝有这方面的优势,有这份上天的青睐,这就给她很大的空间去施展。

祁厂长等人也自然是会想到林巧枝前面两起大获全胜的战役,纷纷都表示支持,并且打心底盼着林巧枝能再现辉煌。

株洲总机厂这边,虽然也没有到无条件信任的程度,但其实无形中,对林巧枝的信任,已是完全不同了。

祁厂长等人自觉且迅速地安排起厂里的职工配合工作,并且派出林巧枝点名需要的人到她身边,再一个,排除万难挤出一辆6Y2型机车,供林巧枝拆卸研究。

车间。

“林工,这是我们自己编写的《6Y1型、6Y2型电力机车运用及检修规程汇编》,你看看有没有帮助?”段霍递一份资料给林巧枝。

段霍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感觉后脖颈毛毛的?

他把资料递给林巧枝之后,抬手摸了摸后脖子,左右看看,只看到林巧枝和她的几个徒弟,都是年轻姑娘,也没有看出什么不对劲来。

“啊欠——”他打了个喷嚏,可能是最近有点着凉了吧。

几道目光不留痕迹地从他身上扫着收回。

林巧枝看着眼前的6Y2型机车,不断对比着这手中的运用、检修技术规范,感慨道:“咱们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技术积累啊。”

“那当然,怎么说也有这么多年了。”段霍给她递了个扳手。

林巧枝接过来,顺手就拧开眼前的八角螺丝,打开了牵引电机部分。

带着人一琢磨,就是几天。

如果只是引流管问题,林巧枝其实有比较明确的方案,但为了能顺理成章的拿出来,也是为了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她真的投入到实地交流学习中来,就不免产生了更为长远的想法。

尤其是在塔机的那份文件之后,在听到名为“燎原”的任务代号之后。

而株洲总机厂的人,心里就忐忑地悬起来,且有一些道不明的失落遗憾,即便知道情况不一样,不可能再重现塔机的战绩,但人的情感和理智永远无法重合,总是隐隐有些期盼的,期待落空就不免有些空落落的没着落了。

不好直接问林巧枝。

怕有点惹人不高兴的嫌疑。

于是祁厂长等领导,观察了一阵儿沉浸在钢铁世界中的林巧枝,只能把目光投向赵振云,低调着询问:林工这是什么情况?

而赵振云虽然有技术底子,但终究不是搞技术的,见林巧枝的时间,加起来也不算特别多。

所以,她总不可能像是孟主任一样,看一眼就知道林巧枝的状态和情况。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