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黄彩霞听着,单纯的孩子真觉得是这样,觉得林巧枝就是有这么厉害,她不懂应该是她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崇拜使然,道:“做顺手了嘛。”

林巧枝也点头认可:“对的,也可以这么说。”

“真的这么简单?”赵振云还是有点不能接受,甚至感觉荒谬。

林巧枝“嗯”地点头。

赵振云张了张嘴,觉得这个世界忽然长成了她不认识的样子,像是王国伟那些猴精,为了拉拢人抢机会这么厚不要脸地说说也就算了。

怎么连搞技术的本尊也这么说?

难道这才是世界真相?

从前她觉得不行,难道只是她见识太少,就好像那句“只要你水平够低,看什么都是世界难题、未解之谜。”

赵振云满脸严肃,郑重地思考起这个问题。

林巧枝见她思考起来。

也干脆拿出纸笔,整理起此行的笔记和收获来。

写累了,就看看窗外的开阔自然风景,换一换脑子。

黄彩霞看到这一幕,也不觉地拿出纸笔。

她这一趟行程,最大的收获或许并不是起重机行业前沿的知识,很多确实还听不懂,而是经常在晚上暖黄色的灯光下,看到林工默默记录和演算的背影。

林工每天都会做笔记,写得很认真,当天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如果是问题,又会分析可能的情况和解决方案……

即使有可能日后再也接触不到起重机行业,用不上这些知识,她也依旧在一丝不苟的写工作笔记。

黄彩霞慢慢也觉得,这好像才是正常的事。

这些日子,她吃得好睡得香,身体大量补充肉蛋营养,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这让她觉得精力都比从前充沛饱满很多,学着林巧枝这样每天思考、总结、反思,写工作笔记,似乎都不是什么负担很大很让人疲惫的事。

反而每天都感觉到自己成长,真的很有成就感、很快乐。

黄彩霞也默默把纸笔摆在书上,咬着笔头,一点点写自己在起重机上的收获。

赵振云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如此神似的一幕。

她确信,这些天她没有看到过林巧枝要求黄彩霞如何。

但黄彩霞却一点点靠近林巧枝,身上一点点染上她的习惯和风采。

她忽然很确信,或许她真的有朝一日能看到全女子钳工班组在行业内威名赫赫的风采。

赵振云将林巧枝写的这份《起重机行业如何掌握一批“杀手锏”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初构想》封存到牛皮文件袋里。

在装进去的时候,扫到了“窄起重臂”“顶升安全”“传动提速”“超起功能”等字眼。

赵振云自认也是做了一些这行业的功课的,可看到这些技术名字,也感觉几乎是闻所未闻。

但她肯定不会觉得林巧枝是瞎写的,只嗅到一丝仿佛全丘陵地形拖拉机那样独特且超脱时代技术限制的气息。

用防拆技术封好。

在下火车的时候,就有人带着这份资料隐入人海。

而林巧枝等一行人,也踏上了株洲的土地。

她们一行人,是沿着粤汉铁路到达的。

看到站口带有株洲总机厂标识的牌子,林巧枝不由问:“株洲总机厂和粤汉铁路是什么关系?”

赵振云想了想:“株洲总机厂就是因粤汉铁路而生的。”

在往外走的人流中,有当地人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当即带着湖南口音骄傲地说:“我们株洲总机厂,可是从卢沟桥事变前就建厂诞生的,挺过了侵华日军足足三次轰炸,这条粤汉铁路也是顶顶重要的一条铁路,是南北大动脉!”*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