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自然也知道村里这两天的热闹。
也是看过报纸的。
但直到人真的出现在她们面前,才更有那种真切的震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这是学校老师要给村里女学生上的课?”
林巧枝:“是村里学生。”妇女工作,该听的,该改变思想的,本就不单单只女性而已,“更准确的说,是整个生产大队的学生。”
她在这间略微拥挤的女知青宿舍,面对面观察着她们的表情、她们听到这件事的反应。
又进行了一些提问和校考。
她问的都是思想语录里?*? 相关的,但凡真的在意这方面的,不可能不熟悉。
不屑的人,在乎的人,对这些知识的熟悉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她一向信奉,嘴上保证没有用,而是要落到行动中。
“主席的《四言诗??妇女解放》。”
“我会背!”有些激动的声音抢先道,又流利的背诵了出来。
林巧枝点点头,继续:“1939年,主席在延安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上,发表《妇女们团结起来》的讲话,他说,女子要有办事之权,开会之权,讲话之权……”
说了一半,她停下来。
“没有这些权利,就谈不上自由平等!”又是刚刚那个女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黑眸中好似有兴奋闪动。
林巧枝暗暗记住她。
继续穿插着简单、复杂、广为人知、生僻少见的问题。
“男同志能办到的事,”
又是好几道声音响起,“女同志也能办得到。”
而慢半拍,或者是连这些简单的都答不上来的,林巧枝在心里默默将其从老师人选中剔除。
“全国妇女起来之日,”
这次最快的只有两个人,“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其中就有那个眼中慢慢亮出坚定的女生,是的,又有她。
林巧枝心里大致有数了。
她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朝一日,政府里从政女性人数,多余男性人数,”她稍稍做了一下引导,“从切实的角度考虑,你们觉得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就不要说了,写下来吧。”
女知青们都有些紧张,明显这个问题很关键,或许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写在纸条上,也无法参考彼此的想法。
一时间更慎重了,林巧枝说的每个字,都恨不得细细琢磨,从前面的态度看,肯定要说是好事,但又强调要从“切实”的角度考虑。
每个人想法不一。
有的人觉得,这不太可能。
有的人觉得,如果真的有这一天,那真的太好了。
也有人觉得,五五开比较好,多了会不会出问题?
无论怎么想,但写到纸条上的答案,态度肯定都是积极的、肯定的,讲道理的。
但想法,多多少少会流露于话语中。
林巧枝看到纸条上,看似公平理智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五五开比较好的“客观”结论。
她眼眸微敛,任重而道远啊。
且不说她怎么想,且不说她的想法是不是不客观、不理智,连主席一位男同志都能说:“将来女同志的比例至少要和男同志一样,各占50%,如果女同志的比例超过了男同志,也没有坏处。”
而答案中,毫不犹豫坚定这一信念的,哪怕可能失去这次机会,也要给出“激进”答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