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年轻钳工们的积极性都还是高涨的,这是技术行业里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当有机会学习到一个新鲜的,又冠有先进、技术含量高等响亮名头的技术时,大家的学习热情一定是很饱满的,劲头也是昂扬向上的。

哪个年轻人不喜欢先进的东西,不幻想着踏上事业征程后,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呢?

等到了车间,两队人马都是做足了准备、摩拳擦掌的样子。

见到对方的年龄,都不免有些傻眼,而后大眼瞪小眼。

林巧枝就是这个时候,提着肉蛋夹馍走进了车间。

第84章 林巧枝:她教得还不错?

林巧枝穿着工装。

手里还提着个夹馍, 看起来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

长拖和天拖两个拖拉机厂的人,却不敢随意看轻她。

那种看起来就黑脸骂人很凶的人,别人怕就罢了, 这种看起来脾气还不错,手里还提个吃的, 别人为什么怕她?

那肯定有原因的啊!

脑子里, 各种有关林巧枝的说法,都纷纷浮现。

不免咽了咽口水,嘴巴发干。

林巧枝猛然看到这两群人,也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而且,为什么两拨看着差距好像有点大?一批像是涉世未深的嫩白菜, 一批像是饱经风霜的酸腌菜。

她要一边开口喊“小×”另一边喊“×工”吗?

林巧枝微怔,思考着这个严肃的问题。

在如此三方尴尬又寂静的场面里,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挺身而出,小跑过来, 笑得明媚灿烂,懂事又乖巧, 开口一声热情响亮的:“师父!”

把林巧枝吓了一跳, 手里提的夹馍都差点掉了。

这可不是随便喊的。

像是师父,指的是正正经经拜过师的。比如王柏强和刘国友,这种关系,就不仅仅是传授技术了,除了要传授自己多年钻研的经验技术,还要教徒弟为人处世,管束道德人品, 督促文化修养等。

如师如父,说的就是这种了。

这种一般还是少数, 毕竟拜了师就是深度捆绑的关系了,不论是师父还是徒弟,都是会慎重选择的。

如果是师傅。

那就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带有一点点技术尊敬的称呼,比如某某老师傅。

再有,称呼某位高工,或者能力突出的技术工人,就是某工,比如林巧枝,就是“林工”

到底喊什么,其实除了正式拜过师的师徒,没有严格的规定,全凭个人意愿。

就好像王柏强,厂里人喊王工,路锋喊小王。

还有一批人,暗搓搓喊他黑面阎王。

林巧枝同理。

喊什么的都有。

不过吧,她已经习惯人当面喊她“林工”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