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案,您看看。”

……

林巧枝检查过今天的测试方案,又递还了回去:“没问题,等会儿就按照这个来。”

“好的,那我去了。”

说着,林巧枝一眼就看到了余组长,正徐徐踱步走来。

余组长姿态悠悠,气息还算稳重,不像是小年轻遇到自己焊的工件要上测试,整个人周身都是紧绷的,脸上全是那种紧张兮兮的表情。

他自己做的焊接,质量怎么样,心里还是有数的。

“余组长。”林巧枝主动打招呼,然后又关心道,“我找人给你送的资料,看得怎么样?”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

日后生产的拖拉机,其中焊接部分的质量高低,除了依赖焊工的手艺,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做样机的时候,焊工组给出的焊接方案,焊接标准。

林巧枝追求极致的心,始终是没有半分消减的。

余组长悠然的表情缓缓凝固,又努力支出一个笑来,强自道:“看了一些。”

他悄悄挺了一下腰杆,显得自己这话颇为正义的样子。

这时候。

测试也开始了。

测试人员拿了一把特制的手锤,按照标准是300g铜锤,一寸寸轻击焊缝。

钢铁做的八字加强筋发出清晰脆亮的敲击声。

这是测试第一步,如果锤击能听到沉闷的“咚咚”声,就代表内部仍然存在没有融合的缺陷。

林巧枝借着眼前的情况,和余组长聊起来,顺便与他分享交流昨天记工作笔记时的一些想法,“这种由应力导致的裂纹,一般来说都会始于几何突变处,比如焊趾凹陷的区域,还有八字形交叉点,这些地方是应力集中的峰值区。”

余组长不知道为什么话题突然进到这里,但耳朵已经自己开始工作,被动输入的脑子也运转起来,他只能是默默听着,然后道:“就是说那些犄角旮旯,弯弯绕绕的地方容易是根子?”

复述一遍,还觉得挺有道理,他又不由点了下头,给出自己的意见:“以我的工作经验看,确实是这些地方多一点。”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林巧枝觉得这个总结有点简单粗暴了,技术还是要严谨一点,“虽然要注意弯曲、分叉这些地方的裂纹形态,它们也能提供线索,但是主要还是观察整体裂纹的走向,观察它们的宽度和深度变化,比如垂直于主应力方向扩展……”

裂纹的走向,确实是可以指示应力方向的。

林巧枝想到余组长跟她讨要的资料,对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也是非常敬佩的,继续道:

“裂纹的起点通常会有放射状的纹路,其实用好公式的话,能从裂纹的宽度和深度变化,计算出裂纹扩展能,余组长你有没有看到我写在旁边的那个公式……当a/B>0.6时,裂纹会进入非稳定扩展阶段,这个是比较明显的肉眼可辨的点……”

林巧枝一边说着,就发现余组长的表情陷入沉思。

于是她停了下来,并且体贴地问:“有哪点不明白吗?”

余组长一个激灵。

就好像上课时上着上着眼神逐渐呆滞失焦的孩子,忽然被点名了一样,瞬间就清醒了过来。

不过余组长有一点不同,他当班组长久了,连呆住的时候,脸部肌肉都凭借着顽强的肌肉记忆,维持着威严的形象,看起来就很唬人了。

端的就是一个丢什么,都不能丢面子!

余组长“咳”了一声,威严的眼神下意识往左右扫。

想抓一个徒弟过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