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收敛了,再不像是交流会上一样欠揍,转而对这些觊觎的饿狼严防死守。
但架不住龚厂长等两队人想来,还一大清早就非要来车间参观学习,硬是要来,拦也拦不住啊!
连长拖的龚厂长都亲自来了!
当年他就是从长春拖拉机厂,求爷爷告奶奶使出十八般武艺挖走了路工,这其中,肯定也免不了龚厂长高抬贵手,有这份恩情在,任凭温东鸣一身本领,在长拖的龚厂长面前,气势也不免矮上一头。
照理说,学习交流的队伍春夏就该到了。
为什么拖这么久呢?
主要是原本长拖和天拖,最开始都只打算派几个人来,一个擅长行政的,再配上几个机修钳工就好了。
人都要出发了,天拖一通电话打进来:“老龚,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他们那个知青下乡计划,不简单啊!!”
乍一看,好像就是教一教知青修拖拉机技术,但温东鸣其实在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是真的奔着把事做好,做大去的。
双方一交流。
好啊,你个温东鸣,偷偷做大做强!
原本的队伍配置就不够了。
又连夜开会,重新选带队的人,要懂拖拉机,要懂市场,要能理解看懂温东鸣的细节和布局。
队伍还要加人!
同时开会,确定此行的任务和目标,学习红旗厂的先进经验,不搞假大空的理论,回来就要能拿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
等挑挑选选把队伍重建好了。
又要出发了,结果南边又打响了冲破封锁的第一枪,响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世界一流的拖拉机?”
“红旗厂,做出来了?”
“有技术指标吗,领先世界水平?当年没看出路锋有这么大的能耐啊,带出来的红旗厂,教出来的徒弟这么牛?”
“折腰转向,双向驾驶,电子传动系统……这怎么想到的,都实现了?技术全部都突破了?”
看着从南边传来的资料和数据,长拖和天拖两个厂简直是地震了。
玩笑都不敢开这么大,让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些竟然都是真的。
急迫感瞬间逼涌上来了。
长拖和天拖那几天电话都要打烂了。
“真的是林巧枝?写《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的那个林巧枝?”
“怎么实现的,怎么之前没有听到项目和申请经费……什么,蹭东方红那款拖拉机的经费和数据?没有组建团队?”
“这怎么可能!”
“真的立项了?”
……
挂上了电话,心脏都还嘭嘭嘭地跳。
原来的班子,肯定不行了!
那一队人去不顶用啊!没有几个技术够得上的啊!
得要高工,至少也得是五级以上的高工,还不能光一人,要多派几个,要不然万一遇到不擅长的怎么办?懂技术的、悟性强的都要多选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