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面对德国方面无理的维修要求和狮子大开口的维修费用如此忍气吞声吗?

但他可以全力配合林巧枝一一去看,去听,去找。

此刻,陆良潜意识里有这么一个念头,林巧枝能精确指出同样内部构造复杂的电机问题,清除了病灶,那么找出病根,也不是没有希望。

她有突出于常人的目光和头脑。

还在自己最擅长的农机领域,率先突破了领先世界水平的、极其不可思议的拖拉机。

他看了那份挪走他们经费的立项申请,心里也是不得不服气。

她是有洞悉和突破领先技术的能力的,换一个领域,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支持,难道会一点希望都没有?

他不信。

哪怕一丝也好。

整个车间都在按照林巧枝想要的方式运作,再一次被重修的绕组,也在兢兢业业地工作。

林巧枝看着钢铁胚料在步进梁中移动,用中空铜管去听加热炉内部的声响:“当初组装的时候,误差标准应该还是很高的吧?”

“当初技术要求是精确到毫米级别的误差范围,这个倒是完成的很好。”陆良给出数据。

林巧枝点点头,继续去看下一处,“这方面质量确实不错。”

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步进梁在高温、高负荷的环境下,依旧能稳定运行。

整套加热炉技术含量确实非常高,德国人没有在这上面做手脚,反而做得很严谨。

倒也好想,如果在整体装配精度上做文章,那出故障可就由不得他们控制了,四面八方到处漏风、到处出问题的大设备,恐怕谁都觉得是个麻烦的烫手山芋。

但即使如此。

也足够林巧枝头疼了。

这座庞大的钢铁巨兽,包含了大量的齿轮、链条、传动轴等零件。

各种型号的齿轮就足足有上千个,大的直径超过一米,小的甚至仅有几厘米,它们相互啮合,将动力精准地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部位。

其链节数量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还只是拆开最表层外壳,能看到的冰山一角。

这一看,一排查就到深夜。

简单洗漱后,住进了112厂家属楼妇女主任家腾出来的一间房里,林巧枝眼皮子打架地进入梦乡。

梦里。

林巧枝不厌其烦地又将在112厂三车间看过的、听过的,在梦里一一对照复盘一遍。

遗憾的是。

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居然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常!

大家的操作是规范的。

整个步进梁式加热炉的运转,也是顺利、流畅、高效的。

如果不是真的坏了两次,恐怕没有人会觉得112厂这座步进梁式加热炉有任何问题。

连林巧枝做细致的对比,也没有发现它和梦里好的那个,运行起来有什么差别。

从梦中醒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