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尤其是每次听人念到“湖南可能×××,如果湖南遇到这个问题,首先考虑×××”诸如此类的话,他们都竖起耳朵。

屏着气专注地想听听看,到了他们河南会怎么样?湖南有雨季那些问题,难道他们河南种田就一帆风顺了吗?头疼的问题也多着呢!

结果说完湖南,就没了!

没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ü?ω?€?n?Ⅱ?????????????o???则?为?屾?寨?站?点

怎么就没了呢?

他们也想知道他们河南这地界遇到的问题怎么应对,也想有人细致贴心地把处处都考虑好啊!

河南人质朴,同样也是在抗战时打光了家底。

没了家底自然就穷,对自家拖拉机宝贝得不行,恨不得放到心尖尖上。

用狠了怕它累坏,磕了碰了比谁都着急。

谁家娃儿要是敢对拖拉机调皮,那遭殃的肯定是娃儿的屁股。

这就好像老人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什么都想给他最好的,结果送到学校里,人家老师对隔壁村那娃教得细心,自家小孙子怎么看着跟路边野草一样?

这能忍吗?

不能啊!!

“兄弟们,咱们河南种粮食可不孬,这讲拖拉机的书,怎么也不能只体贴湖南,不替咱河南多考虑考虑,你们说是不是啊!!”有心疼自家崽的农民兄弟揭竿而起,站在拖拉机上大声抗议。

“就是!”

“而且就说距离远近,河南湖南都是和湖北挨着的,可不能偏心眼。咱们也写信去问问这出版社,我看这书头就写了也有别的村去讨说法,还成了!!”

他们一群人气烘烘去找村干部。

村长又把这股“怎么还偏心呢”的气带到大队公社。

大队公社去县里开会的时候,又把这股劲儿带到县里。

这就跟那火星子似的,一下就燎开了。

还有一颗红心的老干部,端着红皮笔记本,穿着解放鞋,下班了还到处帮农民兄弟写信——“让这出版社出书讲一讲啊,讲讲咱们河南啊!”

他们的拖拉机也宝贝着呢!

出版社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的信件。

堆成一座座小山。

占满了出版社的每个角落。

一点也不愧他们在书里加了许多诱导……吸引读者来信的小心机。

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一边骂出版社不做人,光知道偏心湖南,一边又赶紧催促出版社再多出点细致点的、针对他们当地的问题,更有不少书上没有讲到的小毛病……如山的信件,彻底把出版社之前紧绷的气氛冲散得无影无踪。

他们出版社,现在是受人民群众拥护的!

柴主编神采奕奕地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避开没地下脚的路,扬着手里一叠票喊:“小玲,明天的火车票,你行李收拾好了没。”

“都收拾好了,您可就放心吧主编!”杨玲拍胸脯保证道。

柴主编还是再三交代:“这些问题虽然都是咱们用心整理出来的,最棘手最多人关心的问题,但是你还是得看具体情况,看稿子质量,来调换问题,一定保证书的基本风格。”

“而且你也年轻,和林工应该也有话题,催稿急一点也不会惹人反感,实在不行你装装可怜,往我头上扣锅都行。”柴主编慎之又慎的强调,“林工肯定忙,但也千万不能让红旗厂用别人的稿子搪塞了。”

他是吃过这个亏的,那个杜主任,鉴赏水平简直不可理喻!

隔着电报、电话沟通太费劲,这次他们直接派个人去,亲自盯着,反正这会儿不差人手!

“您放心,我这次去,一定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