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过去,开口就问, “看到游思理了吗?”程序的那番话还一直在他心里盘旋。
“他提前走了,剧组那边有夜戏, 赶时间, 让我跟你打声招呼。”季惊月自然地接过他臂弯搭着的薄外套。
李青慈点点头, 没再多问,想着只能等人杀青回来再说。两人并肩穿过散场后略显凌乱的宴会厅,走向专用电梯,离开了这里。
尽管这趟行程并未公开,回程的路途依旧不太安宁。
飞机落地后, 他们的车刚驶出机场地下车库,就被蹲守的粉丝和举着长焦镜头的媒体迅速围拢。
闪光灯隔着深色的车窗膜依旧刺眼,呼喊声模糊地透进来。季惊月面沉如水, 示意司机按原计划驶离。
车驶上高速,汇入车流。
李青慈靠在后座,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回想起王女士最后告诉他的话,她说他今晚为拍卖环节捐出的耳饰,被一位匿名竞拍者,以远超预估的高价拍得。
除了善款外,他捐赠的拍卖物品还有拍摄《暗河》时一直佩戴的那枚墨绿色树脂耳坠。
电影爆火后,耳坠风靡一时,引发了无数模仿热潮,意义超越了饰品本身,凝结成了角色和电影文化符号的一部分。
但那并非名贵珠宝,材质本身几乎不值一提,听到“远超预估的高价”时,李青慈还是感到有些意外,意外之下,也有一丝欣慰,这意味着项目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支持。
他脑海中正闪过几个人名,坐在副驾驶的季惊月突然道,“青慈,坐稳。”
随即用平稳的语调指挥司机,“前面第二个出口下主路,进辅道,保持观察。”车子灵活地变道,驶入车流较少的辅路。他紧盯着后视镜,“下个路口右转,进隧道,出隧道后上二环,绕行两个立交桥。”
李青慈立刻意识到是有人在跟车,侧身透过深色的玻璃向后望去,看到了一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正不远不近地缀着。
这种情形在《暗河》爆火后是常态,他的私人时间、生活轨迹,在某些人眼中早已成为了明码标价的商品。
关姝影前不久还提醒过他,有人扒出他和辛野频繁出入同一高档小区,“同居”的谣言正在某些小论坛和八卦小报上悄然发酵,工作室已经在准备澄清声明了。
好在司机技术娴熟,季惊月判断精准,几次急转和短暂的熄火等待后,后视镜里那抹灰色终于消失不见。
车子最终平稳地驶入李青慈所住的小区,门禁森严,保安仔细核验了车牌和业主信息才放行,尽量最大限度杜绝外人混入的可能。
夜已深,路上几乎没什么人经过,小区内绿化极好,路灯掩映在繁茂的枝叶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青慈独自下车,走向自己那栋楼的单元门,只想快点回家休息。
然而,就在他穿过楼前那片精心修剪的草坪时,一种被窥伺的感觉刺破夜的宁静爬上他的脊背。他脚步未停,但那视线始终如影随形,甚至仿佛不止一道?这让他困惑不已。
难道是狗仔跟进来了?想到这儿他心底升起一丝警惕,停下脚步,转过身,锐利的目光看向身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