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对李稻花的感官变差。
了解内幕的人只会同情李稻花。
与此同时,针对李稻花书中提到的种种问题,各方也在展开调查,时间,会证明一切。
第125章 番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991年6……
1991年6月,特大洪灾,李稻花正好就在附近调研,随即到受灾地区帮助救灾。
无数家园被冲毁,受灾人群无家可归,物资缺乏,疾病泛滥。
远方物流也迅速反应,所有工作的车辆全部启动,轮休人员加班加点运送物资到灾区。
现有物流任务完成之后,不再分配新的物流任务,同样加入到运送救灾物资的行列。
作为物流公司,远方物流的运输力在这时候是所有企业里当之无愧的第一。
再加上有扎实的供货渠道,他们也能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尽可能多的物资,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用的,应有尽有。
专门的管理人员合理配置救灾用品,保证该有的一定有,不该有的一定没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了国家的努力,海外各界也在积极捐款捐物。
报纸上除了报道各地受灾情况,对于这些援助也深表谢意。
即使这样的时间,依然有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质疑李稻花为什么没捐款,不仅在作协捐款名单里没看到她,在其他捐款名单里同样没看到她。
这些就属于是专业人士,专业盯着李稻花的人,非常的专业,他们恨不得李稻花拉屎放屁都通报一下,说李稻花塌房了,居然拉屎放屁。
李稻花忙着救灾呢,她就在灾区,做不到冲在一线直接去救人,她作为北方人,不善水性,还是别去添乱。
就在灾区的后方,帮助大家做饭,搭帐篷,搬运伤者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的。
尤其是中后期,很多灾民得到安置后,精神受到很大的创伤,救援队每天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免得出现灾后后遗症。
李稻花作为名人,对大家的鼓舞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就拿着小板凳坐在石头上,给大家念报纸,偶尔也会加入一些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看法。
这时候就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只要有其他的事情影响,他们就不会想太多悲伤的事情。
因此李稻花有时候会故意说一些有争议,却又无伤大雅的话题,看大家因为这个话题吵闹。
“稻花老师,您别再说什么甜豆腐脑,咸豆腐脑,甜粽子咸粽子的话了,后勤师傅们反映,他们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李稻花把大米粥配咸菜喝完,点点头:“成,你等我换一个。”
“您要换什么?”小同志警惕地看着李稻花,实在是她已经有不少前科了。
受灾群众们很多确实不沉浸在悲伤中了,大家充满斗志,要尽早完成灾后重建,然后把自己支持的一派发扬光大。
“你喜欢吃甜汤圆还是咸汤圆?”
小同志最后是哆嗦着嘴唇走的,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冷的,李稻花更倾向于是冷的,所以她申请给小同志加件衣服。
等到灾情基本稳定,不再需要她这样的门外汉的时候,李稻花才收拾好东西,出发去下一个地方调研。
而这段时间里,关于李稻花挣钱却不舍得给灾民捐款的消息也发生反转。
大量远方物流车辆运输物资的照片,在灾区发放物资的照片,还有李稻花在灾区干活的照片……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