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获得买家的信任,他们也不会跟所有买家说这是他们拐来的孩子,就以自己或者是亲戚家没钱养活,只能把孩子送人为由,甚至会拿出他们准备好的出生证明,证明这孩子不是被拐来的。

出生证明自然是跟一些不良医院合作弄来的,批量购买,价格更便宜。

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不是一些人想的那种见财起意,毕竟,真的见财起意,买卖人口这中间的很多环节都会要人命。

这跟杀人不一样,杀人不过头点地,只需要思考如何把不会说话的尸体藏起来就行。

李稻花写的时候,把自己看到过的各种各样的人贩子犯罪案件全部都回忆了一遍,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写的完善。

每年被人贩子拐卖的小孩不计其数,即使是2025年,依旧有小孩会被拐卖,有的甚至在医院就被拐卖。

这样的产业链,不仅没有因为信息的发达销声匿迹,甚至越发猖獗,已经到了可以指定孩子的地步。

有专门的人在各个幼儿园踩点,偷偷拍摄儿童照片,有买家看上,要出钱购买,才会出手。

家长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看好孩子,因为大部分孩子一旦被拐走,就很难被找回来。

被找回来的,很多也都已经隔了很多年,他们和他们家人丢失的时间,又有谁来弥补呢。

人贩子通常很难被找到,依旧逍遥法外,去祸害一个又一个家庭。

从《父母手册》第一个故事发布之后,很多家庭都在期待李稻花的第二个故事。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都觉得这样的故事,拉进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借着看小说,发表自己对故事看法的机会,双方又多沟通了很多。

尤其是家长,迫切希望第二个故事能继续让自己多了解孩子。

真的看到第二个故事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后背一凉。

因为李稻花在这里面写的很多人贩子的手段,真有人遇到过,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的孩子没有被拐走。

也有人其实没有遇到过,但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正常事情联系起来,总觉得可怕。

“哎,你记不记得,李姐家孩子被拐走的时候,好像咱家附近,就是来了个磨剪子的小车,当时你还说呢,谁家磨剪子还开车。

你说……李姐家小孩会不会就是让那辆车给拐走了?对了,那辆车的喇叭声也很大!”

看完故事,女人就跟男人提起一年前他们街坊李姐家的儿子被拐走的事。

当时找不到自己家孩子之后,不止是李姐全家,他们这街里街坊的,全都发动起来,一起跟着找。

结果当然是没找到,两岁多的孩子,就算是自己跑出去,也跑不远,他们找不到,那就只能说明是被拐走了。

从那之后,李姐就好像变了个人,每天精神恍惚。

有些事情就不能多想,越想破绽越多。

“你说的还真是!走,咱们去跟王哥说去。”王哥是李姐的老公,他们不跟李姐说的原因是,万一不是真的,只是他们多想,最后没把孩子找回来,那对李姐来说又是一次打击。

王哥这会儿也火急火燎回家呢,他在自行车厂上班,厂里待遇还不错,各种文化宣传也到位。

李稻花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