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中国人自己选,不应该听外国人的。
后面这句话说的好像自己多么的大公无私,多么的爱国,多么的羞与阿美莉卡为伍。
很多读者看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这?
这么大的名字,你就放这么个屁?你就算是说李稻花的《一方屋檐》配不上这个奖项,他们说不定还会认同。
说李稻花配不上这个奖项,那纯纯是无理取闹,尤其是说被诺奖捆绑,那就更是搞笑了。
首先,李稻花获奖的是《一方屋檐》,跟诺奖提名的《亿万富翁》不同。
其次,作为最著名的世界级奖项,即使李稻花自己曾经贬低过这个奖项,那这含金量也不是董郁能质疑的。
李稻花的诺奖提名传回亚洲之后,《华尔街奇遇记》,也就是亿万富翁,已经在周边的国家登顶销售榜第一,还好评如潮。
不仅如此,阿美莉卡拍摄的《亿万富翁》电影也在这些国家卖爆。
凭借着这些版权费,别人不知道,有些消息灵通的可是知道,李稻花现在的钱数都数不清。
周边有建交关系的国家甚至提出来想让李稻花去他们那边进行文化交流。
只是出国文化交流的事情比较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安排好的,总要双方商谈的差不多,才能通知李稻花。
她本人算是在上面挂上号的,这么能挣外汇,还能挣名声的作家,可不多,国家还期待着她再接再厉呢。
而且,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影响力也不差,总得来说,这是个大宝贝。
董郁想黑,还真黑不动,除了跟他臭味相投的人深感认同之外,其他人都无动于衷,甚至想笑。
李稻花也是看到这篇文章,才想起来,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已经很久没跟她在报纸上过招了,现在看看,还是这个味。
这种黑她的文章,还得是董郁来写,才更对味啊,字里行间总透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美感。
至于说要不要回他,李稻花没管,如今的董郁不比从前。
光看发表的地方就知道,董郁的格局已经被他自己一拉再拉。
再说,他上次住院的事,也小范围闹了一下,李稻花都知道,她能死人,气死人就不太好了。
《风雨飘摇中》连载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能收到人民文学送来的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在传统媒体时期,是读者和作者为数不多的交流机会。
李稻花第一次发表文章的时候,有几封读者来信,她都认真看过,还给回了信。
发展到现在,每天的读者来信根本看不完。
欧阳远在家不忙的时候,他会拆这些信,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把他认为需要回复的挑出来。
李稻花再从他挑出来的这些信里选择性的回复。
看到一些不知廉耻,在信里表达对李稻花的敬仰和爱的人,这种信,欧阳远也会单独拿出来。
这些人,他都是要警惕的,不管男女。
看书就看书,还想着跟作者本人有什么超出作者读者关系的关系,不可能,他,欧阳远,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些读者来信看不完,又不能随便处理,好在他们家足够大,单独腾出一个房间,放这些信件。
房间里是找木匠打的专用书柜,一直顶到房顶,放信封不会浪费空间。
这么多信封,李稻花准备先放到房间里,有时间再看。
这一包信封里,有一封信落在地上,李稻花拿起来,是一封北平的信件。
本着出来就是缘分,李稻花拆开,信里写到,他来自滇省,写信是为了感谢李稻花能为他们那个地方的人发声。
他准备等到《风雨飘摇中》出书的时候,买几本寄回老家,让家乡的人也看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