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可报纸上不是说,那是阿美莉卡人,伊恩理父亲的传记?”
“报纸上还说伊恩理原本不姓理呢,听说这只是他们的宣传手段。”
袁仰安这才感兴趣起来:“国内也有懂市场营销的人?”
在他们看来,国内这个时期的文学从业者太过耿直,太过严肃,不懂得宣传包装自己。
“其他人可能不懂,但是这位可不一样。”
他把自己了解到的李稻花详细介绍了一遍,包括她经常在报纸上舌战群儒的事。
最后把写了一半的《天台之上》拿出来,袁仰安当即拍板一定要把这部电视剧拍出来。
他们电影制片厂其实也不是只拍电影,不过拍电视剧的话,难免要跟电视台打交道。
现在的电视台基本上是□□控制的,尤其是TVB,跟他们属于对家,肯定会狠狠压价的。
“不能拍成电影吗?”
“电影的话,很难讲明白这样一部小说的。”他也看过《一方屋檐》,删减了大量小说片段,只截取中后期的部分片段。
因为有小说的国民度作为基础,还能看,如果《天台之上》也这么搞,肯定是不行的。
“我听说,丽的电视最近好像在重新招标,远东集团似乎要入股丽的,如果远东集团入股丽的,那我们拍出来,是不是可以在丽的播出?”
丽的电视是英国丽的呼声主管,但是今年三月,丽的呼声被澳大利亚收购后,丽的电视就成了三不管。
所以才会陷入重新找老板的情况,明年,远东集团会入股丽的电视,丽的电视也会改名为亚洲电视,也就是我们后来熟悉的亚视。
“袁总,这部电视剧绝对能成功的。”
“开会商谈一下吧,你先把《少林寺》做好。”
张鑫炎知道这事急不得,也知道,如果《少林寺》能火,就代表着合拍有搞头,《天台之上》也更有可能成功。
《少林寺》当然是成功的,作为春节档电影,《少林寺》成功掀起武侠热,尤其是在内陆,更是红极一时。
接下来双方又共同拍摄过不少的武侠电影,但是像《少林寺》这么成功的,寥寥无几。
“接下来的三天,咱们公社放电影,连放三天,每天放三部,第一部 就是从咱们村走出去的作家稻花老师的《一方屋檐》!”
李家庄,新队长,李柱子向村里人宣布这个好消息。
这次的放电影,是他们公社出钱放的,按照正常的轮流顺序,他们公社要好久才能轮到。
就算轮到了,也只是放一部,还是以前的老电影,有时候都是看过的。
公社愿意出钱,是因为公社今年挣到钱了,不止是公社,公社的普通人也都挣到钱了。
李稻花之前跟他们说的雪地靴,他们成功做出来一批,然后送到北边去售卖,在黑省都十分抢手,还有不少黑省人倒卖。
导致后来他们为了能有更多的羊皮做鞋子,
只能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收羊皮,还把以前的羊皮褥子翻出来也做鞋。
一年的时间又培养出一批熟羊皮的技术工,每个生产队都开始养羊。
羊杀掉之后,羊皮做鞋,羊肉就卖掉。
他们没有自己的运输队,那就让过路的拉煤车帮他们运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