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暑假即将结束,学生们也逐渐返校,一些出去游玩的学生们也都回来了,他们的人脉最广,消息也精通。

他们带回消息,说李稻花即将到他们学校做文学交流,中文系的学生可以去参加交流,交流的内容就是对外文学。

“凭什么只让他们中文系的参加文学交流,写作又不是中文系的专属,我们也要参加!”

有同学觉得这不公平,他也给报刊投过稿,也成功发表过,他也对文学创作十分感兴趣。

“反正是文学交流,学校也没说只允许中文系的参加,咱们也可以去嘛,只要打听好时间就行。”

准备这么做的学生还不是一个两个。

李稻花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北大,北大老师张鸣带着她先在北大里参观。

参观的地点也包括布置好的文学交流会现场。

这是一个大的公共教室,阶梯式的布局,可以容纳更多人。

交流会在下午,这时候就已经有学生在周围晃悠。

李稻花的笔名和书在外面很有名,她本人却很少有人认识,她接受过采访,却从来没让人拍过照片。

拍照片之后,就有太多人认识她啦,不方便她发挥。

等以后出名,走在路上就能被人给认出来,万一哪天,她不小心在迷弟迷妹面前发疯,多影响形象。

显然,她觉得自己在报纸上跟别的作家对喷算不上什么发疯。

在交流会现场晃悠的学生们手里还拿着书,但是拿的都不一样,大家爱好不同,对李稻花书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W?a?n?g?阯?发?B?u?y?e??????????€?n?Ⅱ?〇????⑤?.??????

有人觉得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最好,尤其是最后的《华尔街奇遇记》,觉得她后来写的《重回十八岁》颇有江郎才尽之感。

但是有人就喜欢她的《重回十八岁》,觉得她不仅敢想,还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在这些人当中,李稻花还看到有个人拿着《亿万富翁》的碟带。

“不止是学生们,我们也很期待这次的交流会,听说你的新书,《重回十八岁》也在阿美莉卡出版了,恭喜啊。”

李稻花惊讶了,这他们都知道,美版的《重回十八岁》国内很多人都不知道呢。

张鸣笑着说:“我在阿美莉卡有个朋友,也经常会打电话交流,这是他告诉我的。”

“他应该没告诉你,《重回十八岁》的内容吧。”

这次轮到张鸣惊讶了:“内容?难道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这也是我在下午的交流会里会讲到的,两国文化不同,有一些价值观念,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这就是我写两版《重回十八岁》的原因。”

第38章 诺贝尔文学奖中午吃饭的时候,李……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稻花觉得北大的食堂还挺好吃,菜品也多。

这段时间都在家里吃饭,突然换换口味,也挺不错的。

就是来吃饭的学生都来去匆匆的,这点在北邮也是这样,像李稻花这种慢悠悠吃饭的人,是少数,老师们吃饭都跟打仗一样。

张鸣是个年轻的老师,也正是因为年轻,才被派过来接待李稻花,年轻人之间更容易沟通。

“交流会结束之后可能会有学生让您给签名,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您能给签个名。”

“这不是问题。”

交流会是在下午两点准时开始,为防止出意外,李稻花他们是在一点四十的时候就开始往会场去。

还没到地方呢,就看到路上有不少学生跟他们往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