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花的这本小说翻译成英文,大概在十一万个单词左右,算下来就是五万美元。
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价格了,要知道,每词一美元是那些有名的报社给名人出的价格。
虽然现在物价上涨,这个价格从1908年开始到现在七十多年一直没变,但,大家都是这样的,至少他还愿意承认这本自传的优秀。
伊恩沉吟少许,无奈的说:“就这样吧,我实在是不擅长这方面的事情。”
拿下《华尔街奇遇记》的安德米勒松了口气,幸好这是个新人,不然的话,可能就要大出血了。
签完合同,伊恩立刻就拿到了五万美元的稿费支票。
1980年的五万美元,对于伊恩来说绝对是发大财了,但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看来,这本小说的潜力巨大,依靠这本小说,他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在等待,等待这本小说出版之后的影响。
当然,这首先,他就必须要稳住丹尼斯,丹尼斯只是出国留学,并不是死了,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谎言总有被戳破的一天,而真相却不会,所以他的决定是如实告诉丹尼斯,他是怎样把这篇小说推广了出去,以及他给自己改姓的事。
哦,对了,还要打电话让他爸妈改姓,给他爷爷也改姓。
五万美元,伊恩只给自己留下一万美元用作救急,剩下的四万美元全都汇给了丹尼斯。
并且打电话告诉他,他会在阿美莉卡继续经营《华尔街奇遇记》,他如果有新的作品,也可以寄过来。
此时,距离丹尼斯完成翻译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李稻花也完成了她的新作品《董乐成功学》。
她把这篇小说寄去了收获,毕竟,对方上次来约过稿,虽然最近没消息了。
收获给她的回信是可以录用,但稿费远低于李稻花在北平文艺的稿费。
那李稻花当然不愿意,她又不图名,不图收获的那些读者,就图钱,这样就别怪她重新投给北平文艺。
收获也并不在意,会开出低稿费,本来就代表着他们不看好李稻花的新书。
之前的《华尔街奇遇记》遭遇滑铁卢,没想到她新书头铁还敢碰国外的部分,这不是找骂吗。
董郁还在高兴,庆祝他们成功围堵李稻花,让她的第一本书销量不佳,出了口恶气。
没想到很快就在北平文艺上面看到《董乐成功学》
在这本小说里,董乐是个一事无成的街溜子,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处吹牛。
靠着吹牛,成功忽悠了一批人,挣了点钱就开始忘乎所以,后来赌博把钱输得精光,还欠下一屁股外债。
为了逃避追债的,董乐选择偷渡去国外。
这部分也是全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精彩就精彩在让人看了就觉得真实。
1980年,国内的发展状况并不太好,周边很多国家都比国内好很多。
这也就造成这个年代的人疯狂迷恋国外,国外的都是好的,只要有机会,那就一定要想办法去国外。
而这个年代出去的人,绝大多数不会再回来,不管过的好坏。
后来,在外网上最恨国内的,也是这批人。
其实这很正常,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抛弃一切,从落后的国家到了他们认为的最发达的国家。
结果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在的地方越发展越倒退,反而是之前落后的地方迎头追上,这种落差,让他们的心理更加扭曲。
80年,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怎么去国外,李稻花则是在小说里详细描写了去国外的一系列惊险过程。
充分满足了光大人民群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
所以销量出乎意料的还不错,成功让北平文艺的销量再次上升一次,回到之前李稻花小说还在的水平。
“果然,稻花就是销量的保证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