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欧阳远说的没错,身体不好可打不过人啊。

如果对方不愿意讲道理,那她也可以跟人讲拳脚。

李稻花的新小说还没写完呢,丹尼斯他们已经把《华尔街奇遇记》翻译完成了。

带着期待和憧憬,他们投稿给北平文艺,并且希望可以跟稻花老师见上一面,想让她允许他们把译文投稿给阿美莉卡的书商。

北平文艺当然愿意帮忙牵线搭桥,实际上,国内一直在推动本土文学作品进入其他国家,但是效果都不太好。

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反响平平都是美化,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毫无水花。

这次丹尼斯对奇遇记的高度评价,让他们再次看到希望。

虽然他们也觉得,丹尼斯只是个学生,可能对这些文学作品了解不多,所以才会把奇遇记当成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李稻花的小说优秀吗?优秀,不优秀不可能吸引这么多的读者。

但是她的优秀,是通俗文学方面的,跟高雅,还有内涵,不太搭。

真正优秀的文学应该是高雅的,有内涵的,有教育意义的,有阅读门槛的,总之,不是像李稻花这样的小说。

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都没办法打开国外文学市场的大门,奇遇记也只能是试试,反正是丹尼斯翻译并投稿的,他们也不费什么力。

丹尼斯来到李稻花家的时候,她正在摸鱼,用小喷壶悠哉悠哉的给月季花喷水。

可惜没有手机,拍下来又是美美的一天。

“稻花,我带人来看你了。”作为李稻花的编辑,关于李稻花的事情都是梁宁在负责。

“他们是北平大学的学生,丹尼斯和李自然,他们两个自发帮你把《华尔街奇遇记》翻译成了英文,准备投给阿美莉卡的出版社。”

“美丽多才的稻花女士,很高兴认识你!”见到李稻花,跟他想象中的农村妇女完全不同。

他以前见到的农村妇女,质朴、臃肿、愁苦、脸上留下常年劳作的痕迹。

所以在李自然说,《华尔街奇遇记》的作者是个农村妇女的时候,他带入的就是曾经见过的农村妇女的形象。

这种真实与想象强烈的反差感,让丹尼斯像是发现明珠一般。

“你们好,进来吧。”

客厅里,李自然拘谨地坐着,他们虽然跟李稻花年纪相仿,但是李稻花已经属于小有名气。

“阿美莉卡需要你这本小说,相比之下,它更像是一本阿美莉卡小说,或许你有没有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

“当然看过。”看过电影,李稻花在心里默默补充。

“我觉得,它就像是新时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定能火起来的!”

他说到这里,李稻花想起来,她穿越过来之前,传统文学在阿美莉卡确实反响不是太热烈,但是网络文学却颇有成就。

原因其实很简单,国内想要输送有内涵的优秀文化,但是东西方是互相警惕的,一些具有明显意识形态问题的作品不可能被允许入内。

再加上很多优秀的文学,它的优秀在于对文字的锤炼,翻译之后就没了这方

面的优势。

网络文学主打的就是用剧情取胜,以市场决定胜败。

在国内市场中脱颖而出,大概率在国外市场也会有销路。

资本,才最了解市场。

或许,她真可以试探试探国外市场,国外喜欢的类型,她也能写啊,并不复杂啊。

“你们能喜欢我的这本小说我很高兴,你们自发翻译我的小说也让我很惊喜,我可以把海外版权授权给你们,希望我们足够幸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